现代作家自传中的自我想象与重塑
中文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前言 | 第7-12页 |
一、研究对象的界定 | 第7-9页 |
二、研究价值和意义 | 第9-12页 |
第一章 想象和重塑自我的方式 | 第12-25页 |
第一节 身份的自我认同 | 第12-18页 |
一、身份种类 | 第13-16页 |
二、认同方法 | 第16-18页 |
第二节 生平的自我叙述 | 第18-25页 |
一、选择生平材料 | 第19-22页 |
二、偏重童年叙事 | 第22-25页 |
第二章 想象和重塑自我的缘由 | 第25-41页 |
第一节 客观的条件制约 | 第25-33页 |
一、外部的生存环境 | 第26-30页 |
二、叙述的记忆重构 | 第30-33页 |
第二节 主体的自我暗示 | 第33-41页 |
一、自传整体预设 | 第34-35页 |
二、自我情感抒怀 | 第35-38页 |
三、传统观念限制 | 第38-41页 |
第三章 想象和重塑自我的意义 | 第41-55页 |
第一节 主体存在的体现 | 第41-47页 |
一、自我的发现 | 第42-44页 |
二、人格的建构 | 第44-47页 |
第二节 文学价值的突出 | 第47-55页 |
一、文学性的增强 | 第48-51页 |
二、研究价值的发掘 | 第51-55页 |
结语 | 第55-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1页 |
致谢 | 第61-62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62-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