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殖民理论视野下张承志散文中的文化态度
| 摘要 | 第3-5页 |
| Abstract | 第5-6页 |
| 目录 | 第7-8页 |
| 绪论 | 第8-10页 |
| 第1章 张承志散文中文化抵抗的态度 | 第10-20页 |
| 1.1 对外抵抗的散文 | 第10-17页 |
| 1.1.1 抵抗的背景 | 第10-13页 |
| 1.1.2 考古式叙述 | 第13-16页 |
| 1.1.3 抵抗的初衷 | 第16-17页 |
| 1.2 对内抵抗的散文 | 第17-18页 |
| 1.3 抵抗中的警觉 | 第18-20页 |
| 第2章 张承志散文中文化融合的态度 | 第20-32页 |
| 2.1 融合的背景 | 第20页 |
| 2.2 融合的途径 | 第20-25页 |
| 2.2.1 文化代言人 | 第21-22页 |
| 2.2.2 自我整合 | 第22-25页 |
| 2.3 融合视野下的日本文化 | 第25-30页 |
| 2.3.1 日本情结的死扣 | 第25-27页 |
| 2.3.2 美与丑的纠缠 | 第27-29页 |
| 2.3.3 文学的惜别 | 第29-30页 |
| 2.4 融合的初衷 | 第30-32页 |
| 第3章 张承志的文化态度折射出的文学意义 | 第32-40页 |
| 3.1 追随现代化的文学史 | 第32-34页 |
| 3.2 重新选择的文学道路 | 第34-36页 |
| 3.3 突围的审美观 | 第36-40页 |
| 结语 | 第40-42页 |
| 参考文献 | 第42-46页 |
| 致谢 | 第46-48页 |
| 攻读硕士时期的研究成果 | 第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