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整体设计的千床医院设计初探
摘要 | 第1-9页 |
Abstract | 第9-10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5页 |
·研究背景 | 第10页 |
·研究对象与内容 | 第10-11页 |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1页 |
·研究程序和方法 | 第11-12页 |
·研究框架 | 第12页 |
·研究局限 | 第12-15页 |
第2章 医院整体设计系统 | 第15-21页 |
·基本概念 | 第15-16页 |
·医院的定义及其分类 | 第15页 |
·医院整体设计的概念 | 第15-16页 |
·整体设计的相关理论 | 第16-17页 |
·第一阶段———从单体协调的角度 | 第16-17页 |
·第二阶段———从城市整体性的角度 | 第17页 |
·第三阶段———从设计过程的角度 | 第17页 |
·第四阶段———从建筑师专业范畴的角度 | 第17页 |
·医院整体设计构成与演化的影响因素 | 第17-21页 |
·医学模式的发展 | 第17-19页 |
·医疗技术水平进步与医疗体系完善 | 第19-20页 |
·科学技术水平提高 | 第20-21页 |
第3章 医院规划、建筑、景观三“部分”设计研究 | 第21-37页 |
·医院规划设计研究 | 第21-26页 |
·医院规划的设计思想 | 第21-22页 |
·医院规划中的功能布局 | 第22-24页 |
·医院规划中的交通流线组织 | 第24-26页 |
·医院建筑设计研究 | 第26-31页 |
·新时期医院建筑的设计思想 | 第26-27页 |
·几个重要部门的设计 | 第27-30页 |
·医疗功能体内部交通组织 | 第30-31页 |
·医院景观设计研究 | 第31-37页 |
·医院景观设计与规划、建筑以及形态设计之间的关系 | 第32页 |
·医院景观设计的原则 | 第32-33页 |
·医院景观设计的模式要素 | 第33-35页 |
·医院景观设计的手法 | 第35-37页 |
第4章 医院整体设计思想的构建 | 第37-50页 |
·整体性的构建原则 | 第37-38页 |
·整体优化 | 第37页 |
·竞争与协同 | 第37-38页 |
·整体性的构成要素 | 第38-43页 |
·主从 | 第38-39页 |
·特征 | 第39-40页 |
·中心 | 第40-41页 |
·秩序逻辑 | 第41页 |
·连续渐变 | 第41-42页 |
·细部 | 第42页 |
·完形 | 第42-43页 |
·有机生长 | 第43页 |
·医院整体设计概念的普适性建构原则 | 第43-47页 |
·宏观层次———以整体空间环境营造为研究对象 | 第43-45页 |
·中观层次———优化群体建筑外部空间 | 第45-46页 |
·微观层次———重构灰空间和构筑空间 | 第46-47页 |
·医院整体设计概念的适应性构建原则 | 第47-50页 |
·医院功能结构与时俱进 | 第47-48页 |
·基于医患心理的医院设计 | 第48页 |
·医院的历时整体性 | 第48-49页 |
·医院内外部空间的统一 | 第49-50页 |
第5章 医院整体设计方法的构建 | 第50-61页 |
·医院形态设计环节是构建医院整体性的有效方法 | 第50页 |
·医院形态设计的研究方法 | 第50-52页 |
·医院形态设计的定义 | 第50-51页 |
·医院形态设计的研究方法 | 第51-52页 |
·医院形态设计的要素 | 第52-56页 |
·医院核心外部空间 | 第52-53页 |
·单体建筑之间的外部空间 | 第53页 |
·街道空间 | 第53页 |
·入口空间 | 第53-54页 |
·建筑物体量 | 第54页 |
·视觉节点空间 | 第54-55页 |
·地标 | 第55页 |
·连续的垂直界面 | 第55页 |
·立体化 | 第55-56页 |
·医院空间形态的结构模式 | 第56-59页 |
·集中模式 | 第56页 |
·分散模式 | 第56-57页 |
·既集中又分散的综合模式 | 第57-58页 |
·集中+单元模块化模式 | 第58-59页 |
·医院形态设计的对策 | 第59-61页 |
·医院形态设计的时机 | 第59页 |
·医院形态设计的原则 | 第59-60页 |
·医院形态设计的表达手法 | 第60-61页 |
第6章 工程实践————烟台牟平人民医院新院设计 | 第61-74页 |
·项目背景 | 第61-62页 |
·烟台市既定环境概述 | 第61-62页 |
·牟平人民医院概述 | 第62页 |
·项目概况 | 第62页 |
·设计理念 | 第62-63页 |
·规划设计 | 第63-65页 |
·功能布局 | 第63页 |
·出入口设置 | 第63-65页 |
·形态设计 | 第65-69页 |
·空间形态结构模式的选择 | 第65-66页 |
·整体形态要素的设计 | 第66-69页 |
·建筑设计 | 第69-72页 |
·功能分区设计 | 第69-71页 |
·交通组织设计 | 第71-72页 |
·景观设计 | 第72-74页 |
·一轴两心式的集中景观布局 | 第72页 |
·边缘柔性分散的景观布局 | 第72-74页 |
结论 | 第74-76页 |
参考文献 | 第76-77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科研工作 | 第77-78页 |
致谢 | 第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