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城市社区邻里互动的实务探究--以深圳市X社区为例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一、绪论 | 第10-19页 |
(一)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1-15页 |
1、国内研究综述 | 第11-13页 |
2、国外研究综述 | 第13-15页 |
(三)研究意义 | 第15-16页 |
1、理论意义 | 第15页 |
2、现实意义 | 第15-16页 |
(四)概念界定 | 第16-17页 |
1、城市社区 | 第16页 |
2、邻里及邻里互动 | 第16-17页 |
(五)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17-18页 |
1、社区发展模式 | 第17页 |
2、社会系统论 | 第17页 |
3、社会交换理论 | 第17-18页 |
(六)研究方法 | 第18-19页 |
二、介入背景 | 第19-24页 |
(一)介入背景 | 第19-20页 |
1、深圳市X社区简况 | 第19页 |
2、介入缘起 | 第19-20页 |
(二)邻里关系现状的调研及分析 | 第20-24页 |
1、邻里关系的调研过程 | 第20页 |
2、邻里关系现状 | 第20-21页 |
3、影响邻里关系的因素 | 第21-24页 |
三、社区活动筹备 | 第24-28页 |
(一)社区工作介入邻里互动预估 | 第24-26页 |
1、X社区居民对邻里交往的需求 | 第24-25页 |
2、社区工作介入的可行性 | 第25-26页 |
(二)活动方案 | 第26-28页 |
1、活动目标 | 第26页 |
2、理论模式 | 第26-27页 |
3、活动方案的设计 | 第27-28页 |
四、社区活动过程 | 第28-37页 |
(一)第一阶段:百家宴活动 | 第28-30页 |
1、活动的目的与目标 | 第28页 |
2、活动过程 | 第28-29页 |
3、评估与反思 | 第29-30页 |
(二)第二阶段:社区亲子跳蚤市场活动 | 第30-32页 |
1、活动的目的与目标 | 第30页 |
2、活动的执行过程 | 第30-31页 |
3、评估与反思 | 第31-32页 |
(三)第三阶段:端午节活动 | 第32-34页 |
1、活动的目的与目标 | 第32页 |
2、活动的执行过程 | 第32-33页 |
3、评估与反思 | 第33-34页 |
(四)第四阶段:趣味运动会 | 第34-37页 |
1、活动的目的与目标 | 第34页 |
2、活动的执行过程 | 第34页 |
3、评估与反思 | 第34-37页 |
五、总结与评估 | 第37-39页 |
(一)活动评估 | 第37-38页 |
1、活动过程评估 | 第37页 |
2、活动成效评估 | 第37-38页 |
3、社工表现评估 | 第38页 |
(二)活动总结 | 第38-39页 |
六、反思与建议 | 第39-43页 |
(一)社会工作实务反思 | 第39-40页 |
1、对社会工作理论的反思 | 第39页 |
2、对社会工作方法的反思 | 第39-40页 |
(二)建议 | 第40-43页 |
1、整合有效资源,发挥介质作用 | 第40-41页 |
2、提升专业技能,强化社工介入 | 第41页 |
3、培养社区领袖,实现“助人自助” | 第41-43页 |
结语 | 第43-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6页 |
附录 | 第46-54页 |
附录A | 第46-51页 |
附录B | 第51页 |
附录C | 第51-54页 |
致谢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