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慎《文选》学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绪论 | 第8-15页 |
一、研究综述 | 第8-12页 |
二、研究意义与研究方法 | 第12-15页 |
第一章 杨慎对《文选》的考据(上) | 第15-36页 |
第一节 考察字形 | 第15-24页 |
一、解释字形 | 第15-18页 |
二、点明通假 | 第18-21页 |
三、区分古今字 | 第21-24页 |
第二节 考定字音 | 第24-32页 |
一、注音 | 第25-29页 |
二、韵律研究 | 第29-32页 |
第三节 训释故语 | 第32-36页 |
一、分析字词义 | 第32-34页 |
二、句意串讲 | 第34-36页 |
第二章 杨慎对《文选》的考据(下) | 第36-51页 |
第一节 考释《选》篇名物 | 第36-38页 |
第二节 借《文选》考证 | 第38-43页 |
一、刊正后世作品 | 第38-40页 |
二、考证词义 | 第40-43页 |
第三节 纠谬 | 第43-51页 |
一、纠正《选》文 | 第43-46页 |
二、纠正《选》注 | 第46-51页 |
第三章 杨慎对《文选》的评点 | 第51-69页 |
第一节 《文选》作品评点 | 第51-58页 |
一、强调诗歌要立意高古,不以律废意 | 第52-54页 |
二、偏爱自然蕴藉的诗风 | 第54-56页 |
三、提倡炼字,以求精进 | 第56-58页 |
第二节 分析《选》篇遣词造句之源流 | 第58-65页 |
一、点明《选》篇词句来源 | 第59-61页 |
二、发现《文选》示范意义 | 第61-65页 |
第三节 对《文选》注释的评价 | 第65-69页 |
结语 | 第69-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8页 |
附录:杨慎《文选》研究条目汇编 | 第78-173页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173-174页 |
致谢 | 第1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