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目录 | 第8-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4页 |
1.1 选题背景 | 第11-12页 |
1.2 选题意义 | 第12-13页 |
1.2.1 理论意义 | 第12页 |
1.2.2 现实意义 | 第12-13页 |
1.3 国内外的相关研究 | 第13-18页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4-17页 |
1.3.3 文献评述 | 第17-18页 |
1.4 相关概念与理论 | 第18-21页 |
1.4.1 相关概念 | 第18-20页 |
1.4.2 相关理论 | 第20-21页 |
1.5 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21-23页 |
1.5.1 研究思路 | 第21-22页 |
1.5.2 研究方法 | 第22页 |
1.5.3 研究工作基础 | 第22-23页 |
1.6 本文的创新点 | 第23-24页 |
第二章 阳东县社会管理创新的背景与现状 | 第24-35页 |
2.1 阳东县社会管理创新的背景 | 第24-26页 |
2.1.1 党和国家社会管理政策 | 第24-25页 |
2.1.2 广东省社会管理政策 | 第25页 |
2.1.3 阳东县社会管理政策与措施 | 第25-26页 |
2.2 阳东县基本县情 | 第26-27页 |
2.2.1 阳东县概况 | 第26页 |
2.2.2 阳东县经济发展状况 | 第26-27页 |
2.3 阳东县社会管理现状 | 第27-35页 |
2.3.1 实施改革培育,社会组织迅猛发展 | 第27-30页 |
2.3.2 分类指导建设,社区建设和服务取得初步成效 | 第30-32页 |
2.3.3 改善民生建设,人民群众基本生活得到保障 | 第32-33页 |
2.3.4 发展社会事业,基本公共需求得到满足 | 第33页 |
2.3.5 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城乡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改善 | 第33-34页 |
2.3.6 落实调处调控,社会秩序趋向稳定和谐 | 第34-35页 |
第三章 阳东县社会管理创新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剖析 | 第35-44页 |
3.1 阳东县社会管理创新存在的问题 | 第35-39页 |
3.1.1 公共服务与设施建设滞后 | 第35-36页 |
3.1.2 社区居民主动参与积极性不高 | 第36页 |
3.1.3 社会矛盾纠纷隐患较大 | 第36-37页 |
3.1.4 农村社会管理仍存缺陷 | 第37-38页 |
3.1.5 社会组织发展不完善 | 第38-39页 |
3.2 阳东县社会管理创新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 第39-44页 |
3.2.1 缺乏具体可操作的政策制度 | 第39页 |
3.2.2 社会管理体制机制滞后僵化 | 第39-40页 |
3.2.3 政府管理理念落后 | 第40-41页 |
3.2.4 基层基础条件薄弱 | 第41-42页 |
3.2.5 社会发展形势影响 | 第42-44页 |
第四章 阳东县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建议 | 第44-57页 |
4.1 突出以人为本,树立社会管理新理念 | 第44-46页 |
4.1.1 树立科学发展理念,坚持经济社会发展并重 | 第44页 |
4.1.2 树立服务为先理念,坚持管理就是服务 | 第44-45页 |
4.1.3 树立多元参与理念,坚持共同治理 | 第45页 |
4.1.4 树立法治为基理念,坚持依法管理 | 第45-46页 |
4.2 突出社会力量,促进多元化参与社会管理 | 第46-50页 |
4.2.1 培育发展社会组织,发挥其参与社会管理的重要作用 | 第46-48页 |
4.2.2 引导公众有序参与,发挥社会管理主体力量的作用 | 第48-49页 |
4.2.3 加强专业人才培育,助推社会管理创新 | 第49-50页 |
4.3 突出共建共享,推进社会管理机制创新 | 第50-54页 |
4.3.1 健全社会组织规范引导机制 | 第50-51页 |
4.3.2 完善社区治理机制 | 第51-52页 |
4.3.3 深化农村自治机制 | 第52-53页 |
4.3.4 健全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机制 | 第53-54页 |
4.4 突出民生保障,积极构建社会公共服务体系 | 第54-57页 |
4.4.1 搞好“基本民生” | 第54-55页 |
4.4.2 保障“底线民生” | 第55-56页 |
4.4.3 关注“热点民生” | 第56-57页 |
结论 | 第57-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1页 |
附录 | 第61-73页 |
攻读博士/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73-74页 |
致谢 | 第74-75页 |
附件 | 第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