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机的应用论文--信息处理(信息加工)论文--模式识别与装置论文

CT图像中骨骼与软骨的自动分割算法研究

摘要第2-3页
abstract第3-4页
1 绪论第8-15页
    1.1 研究背景第8-11页
        1.1.1 医学图像处理的发展第8-10页
        1.1.2 三维重建在胸廓骨骼与软骨检测上的应用第10-11页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第11-13页
        1.2.1 三维重建的关键制约因素第11页
        1.2.2 自动分割算法的研究现状第11-12页
        1.2.3 改进分割算法说明第12-13页
    1.3 自动分割效果呈现与性能评定方式第13页
    1.4 后续章节安排第13-14页
    1.5 本章小结第14-15页
2 基于胸廓CT图像的骨骼与软骨分割概述第15-25页
    2.1 CT图像简介第15页
    2.2 CT图像处理基础知识第15-19页
        2.2.1 视觉系统第15-16页
        2.2.2 DICOM3.0标准协议第16-17页
        2.2.3 窗宽、窗位及窗口技术第17-19页
    2.3 CT图像骨骼与软骨分割难点分析第19-23页
        2.3.1 人体胸廓结构及相关医学常识第19-21页
        2.3.2 存在问题及挑战第21页
        2.3.3 解决方案第21-23页
    2.4 相关技术框架第23-24页
    2.5 本章小结第24-25页
3 骨骼与软骨CT图像处理与轮廓提取第25-48页
    3.1 CT图像预处理技术第25-34页
        3.1.1 灰度归一化处理第25-26页
        3.1.2 DICOM与BMP格式转化第26-27页
        3.1.3 图像降噪第27-31页
        3.1.4 灰度变换第31-34页
        3.1.5 区域划分第34页
    3.2 自适应阈值分割第34-36页
    3.3 改进的区域生长法第36-41页
        3.3.1 区域生长法及其实现步骤第36-38页
        3.3.2 关键优化点第38页
        3.3.3 改进种子点的选取第38-39页
        3.3.4 改进生长规则第39-41页
    3.4 后处理技术与轮廓提取第41-46页
        3.4.1 形态学处理技术第41-43页
        3.4.2 孔洞及轮廓不平滑现象解决方案第43-44页
        3.4.3 Canny算子边缘检测第44-46页
    3.5 本章小结第46-48页
4 椎间盘轮廓模型分析及缺失轮廓修复第48-56页
    4.1 轮廓相似性及嵌套关系分析第48-50页
        4.1.1 射线法第49-50页
    4.2 轮廓类模型设计第50-51页
    4.3 相邻层轮廓相似性分析第51-54页
        4.3.1 轮廓相似性计算方法第51-53页
        4.3.2 相邻层轮廓匹配原则及修复第53-54页
    4.4 依据空间关系分割椎间盘区域软骨第54-55页
    4.5 本章小结第55-56页
5 实验设计及结果分析第56-66页
    5.1 实验条件第56页
    5.2 自动分割实验设计第56-61页
        5.2.1 预处理实验设计第56-57页
        5.2.2 图像分割实验设计第57-58页
        5.2.3 图像后处理实验设计第58页
        5.2.4 椎间盘轮廓复原实验设计第58-59页
        5.2.5 自动分割总体流程第59-61页
    5.3 呈现方式第61-62页
    5.4 结果分析第62-65页
        5.4.1 改进后算法与手工分割对比第62-63页
        5.4.2 算法效果分析第63-64页
        5.4.3 算法效率分析第64页
        5.4.4 通用性分析第64-65页
    5.5 本章小结第65-66页
6 结论第66-68页
    6.1 工作总结第66-67页
    6.2 展望第67-68页
参考文献第68-71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71-72页
致谢第72-75页

论文共7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建设单位BIM应用标准顶层设计研究
下一篇:基于BIM技术深基坑工程监测信息化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