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引言 | 第10-12页 |
1 研究对象 | 第12-14页 |
1.1 来源及分组 | 第12页 |
1.2 西医诊断 | 第12-13页 |
1.2.1 类风湿关节炎诊断标准 | 第12页 |
1.2.2 骨质疏松诊断标准 | 第12-13页 |
1.3 中医诊断 | 第13页 |
1.4 纳入标准 | 第13-14页 |
1.5 排除标准 | 第14页 |
1.6 脱落标准 | 第14页 |
2 治疗方法 | 第14-15页 |
2.1 对照组 | 第15页 |
2.2 治疗组 | 第15页 |
3 观察指标 | 第15-18页 |
3.1 疗效性指标 | 第15-16页 |
3.2 安全性评价 | 第16页 |
3.3 疗效评价标准 | 第16-17页 |
3.4 随机化分组方法 | 第17页 |
3.5 统计学方法 | 第17-18页 |
4.结果 | 第18-23页 |
4.1 一般临床资料 | 第18页 |
4.2 两组有效率比较 | 第18-19页 |
4.3 症状体征疗效 | 第19-20页 |
4.4 实验室检查结果 | 第20-22页 |
4.5 两组骨密度比较 | 第22页 |
4.6 不良反应 | 第22-23页 |
5 讨论 | 第23-43页 |
5.1 中医对类风湿关节炎继发骨质疏松的认识 | 第23-26页 |
5.2 西医对类风湿关节炎继发骨质疏松的认识 | 第26页 |
5.3 中医对类风湿关节炎继发骨质疏松病因病机的认识 | 第26-30页 |
5.4 类风湿关节炎继发骨质疏松发病机制 | 第30-32页 |
5.5 西医治疗 | 第32-35页 |
5.6 补益肝肾法广泛应用治疗本病 | 第35-36页 |
5.7 组方方药分析 | 第36-42页 |
5.8 补益肝肾法及本方治疗特点总结 | 第42页 |
5.9 总体疗效结果 | 第42-43页 |
6 存在问题与展望 | 第43-45页 |
结论 | 第45-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53页 |
综述 | 第53-60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0页 |
致谢 | 第60-61页 |
个人简历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