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生物物理学论文--生物声学论文

果树蹄蝠母婴声波识别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目录第7-9页
第一章 引言第9-15页
    1.1 蝙蝠母婴识别研究概述第9-13页
        1.1.1 蝙蝠母婴识别方式第9-11页
        1.1.2 介导母婴识别声信号的发育第11页
        1.1.3 存在的问题和挑战第11-13页
    1.2 果树蹄蝠研究概述第13-14页
        1.2.1 分类地位及分布状况第13页
        1.2.2 果树蹄蝠的体型发育第13-14页
        1.2.3 果树蹄蝠的声波发育第14页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第14-15页
        1.3.1 研究目的第14页
        1.3.2 研究意义第14-15页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第15-21页
    2.1 研究地点第15页
    2.2 果树蹄蝠体型测量和环志第15页
        2.2.1 前臂长和骺间距测量第15页
        2.2.2 幼体和成体的环志第15页
    2.3 幼蝠的年龄估算第15-16页
    2.4 果树蹄蝠声波录制第16页
        2.4.1 幼蝠隔离声波录制第16页
        2.4.2 回声定位声波和指示性声波的录制第16页
    2.5 果树蹄蝠的声波编辑第16-17页
        2.5.1 幼蝠隔离声波的编辑第16-17页
        2.5.2 母蝠回声定位声波和引导性声波的编辑第17页
    2.6 果树蹄蝠声波回放第17-19页
        2.6.1 幼蝠声波回放第17-18页
        2.6.2 成蝠声波回放第18-19页
    2.7 声波参数量化第19页
        2.7.1 幼蝠声波个体特征量化第19页
        2.7.2 母蝠声波个体特征量化第19页
    2.8. 蝙蝠声行为反应的量化第19-20页
        2.8.1 母蝠行为反应的量化第19-20页
        2.8.2 幼蝠发声行为量化第20页
    2.9 数据统计第20-21页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第21-28页
    3.1 母蝠对幼蝠隔离声波的识别第21-22页
        3.1.1 幼蝠隔离声波个体特征判别第21-22页
        3.1.2 幼蝠隔离声波回放结果与分析第22页
    3.2 幼蝠对母蝠声波的识别第22-28页
        3.2.1 母蝠声波的个体特征判别第22-24页
        3.2.2 母蝠声波回放结果与分析第24-28页
第四章 讨论第28-36页
    4.1 母蝠对幼蝠隔离声波的识别第28-29页
        4.1.1 幼蝠隔离声波的个体特征与母婴交流第28页
        4.1.2 母蝠对幼蝠的声波识别与子代抚育第28-29页
    4.2 幼蝠对母蝠声波的识别第29-30页
        4.2.1 母蝠声波的个体特征与社群交流第29页
        4.2.2 母婴声波识别与选择压力第29-30页
    4.3 果树蹄蝠母婴识别各因素的相互作用第30-31页
        4.3.1 各个因素对母婴识别的影响第30-31页
        4.3.2 综合各要素在果树蹄蝠母蝠识别幼蝠的选择第31页
    4.4 果树蹄蝠幼蝠识别母蝠的结果讨论第31-36页
        4.4.1 比较回声定位与引导性声波对母婴识别的影响第31-34页
        4.4.2 关于母蝠引导性声波的近期研究对本实验的影响第34-36页
第五章 结论第36-39页
    5.1 主要结论第36页
        5.1.1 果树蹄蝠母蝠识别幼蝠第36页
        5.1.2 果树蹄蝠幼蝠识别母蝠第36页
    5.2 问题与展望第36-39页
参考文献第39-47页
致谢第47页

论文共4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浑善达克沙地不同飞播年限植物群落特征分析--以正蓝旗为例
下一篇:外排体介导的微小RNA在猪细胞间的传递及其抗病毒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