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导言 | 第9-10页 |
第一章 融资融券担保基本问题 | 第10-13页 |
第一节 融资融券的概念与法律关系 | 第10-11页 |
第二节 融资融券中担保的选择 | 第11-13页 |
一、融资融券对担保的要求 | 第12页 |
二、对现有担保法规的分析 | 第12-13页 |
第二章 证券业界对融资融券的让与担保观点 | 第13-18页 |
第一节 让与担保的特点 | 第14页 |
第二节 让与担保的历史沿革 | 第14-16页 |
第三节 融资融券领域中的让与担保分析 | 第16-18页 |
一、让与担保在现行物权法下存在的制度困境 | 第16-17页 |
二、融资融券担保物的特殊性与让与担保的品性不相契合 | 第17-18页 |
第三章 证券监管部门对融资融券中的信托构造设计 | 第18-26页 |
第一节 利用信托形式构造担保的优点 | 第18-20页 |
一、信托有成文法及相关的实务操作经验作为支撑 | 第19页 |
二、信托财产的独立性 | 第19页 |
三、利用信托完成不同形式权利的分配 | 第19-20页 |
第二节 采用信托方式构造融资融券担保的缺陷 | 第20-22页 |
一、该信托设计中存在结构错位问题 | 第20-21页 |
二、证券公司强制平仓权缺乏有力法理支持 | 第21-22页 |
第三节 调整信托结构设计担保关系的可行性 | 第22-23页 |
第四节 对以信托方式整体建构融资融券担保的思考 | 第23-26页 |
一、双重所有权之困 | 第23-25页 |
二、权利束理论的启示 | 第25-26页 |
第四章 完善融资融券担保制度的法律建议 | 第26-29页 |
第一节 现有规章制度对融资融券担保权利义务的安排 | 第26-27页 |
第二节 采用最高额质押构造融资融券担保的设想 | 第27-29页 |
一、现有的账户管理模式可以实现担保物的公示 | 第27页 |
二、账户管理制度和账户逐日更新满足了法律对最高额担保登记的要求 | 第27-29页 |
结语 | 第29-30页 |
参考文献 | 第30-33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33-34页 |
后记 | 第34-3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