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冶金工业论文--炼钢论文--各种钢的冶炼论文--钢液二次精炼和炉外处理论文--钢包精炼炉论文

LF精炼过程多元渣系的热力学成分优化研究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7页
1 绪论第11-26页
    1.1 42CrMoA 钢及其生产工艺第11-12页
        1.1.1 42CrMoA 钢第11-12页
        1.1.2 42CrMoA 钢生产工艺第12页
    1.2 硫化物对钢的影响第12-16页
        1.2.1 硫化物夹杂的来源及存在形态第12-13页
        1.2.2 硫化物夹杂对钢的性能影响第13-15页
        1.2.3 硫化物夹杂的控制途径第15-16页
    1.3 精炼渣脱硫及吸收夹杂的理论研究第16-18页
        1.3.1 精炼渣脱硫的理论研究第16页
        1.3.2 精炼吸收夹杂的理论研究第16-17页
        1.3.3 精炼渣的现状研究第17-18页
    1.4 脱硫模型的现状研究第18-23页
        1.4.1 硫容量的研究现状第18-21页
        1.4.2 活度计算模型第21-22页
        1.4.3 Factsage 软件的应用第22-23页
    1.5 课题背景第23-26页
        1.5.1 课题的来源及意义第23-24页
        1.5.2 课题的研究内容第24-26页
2 精炼渣脱硫的热力学理论基础第26-32页
    2.1 脱硫的理论第26页
    2.2 KTH 模型的硫容量第26-29页
    2.3 硫分配比的计算第29-32页
3 CaO-SiO_2-Al_2O_3-MgO 的热力学模型第32-41页
    3.1 脱硫模型的建立第32-35页
        3.1.1 KTH 模型计算第32-33页
        3.1.2 影响硫容量的因素分析第33-35页
    3.2 硫平衡分配比的模型建立及分析第35-37页
    3.3 活度模型第37-39页
        3.3.1 夹杂物的活度模型第37页
        3.3.2 精炼渣的活度模型第37-39页
    3.4 本章小结第39-41页
4 CaO-SiO_2-Al_2O_3-MgO-FeO 的热力学模型第41-54页
    4.1 脱硫模型计算及分析第41-48页
        4.1.1 硫容量模型的建立第41-43页
        4.1.2 CS模型计算与实验对比第43-45页
        4.1.3 硫容量的影响因素分析第45-48页
    4.2 硫分配比的计算与分析第48-50页
        4.2.1 硫分配比影响因素分析第48-50页
    4.3 活度模型的计算与分析第50-52页
        4.3.1 夹杂物的活度模型第50-51页
        4.3.2 CaO-SiO_2-Al_2O_3-MgO-FeO 精炼渣的活度计算第51-52页
    4.4 本章小结第52-54页
5 CaO-SiO_2-Al_2O_3-MgO-MnO 的热力学模型第54-68页
    5.1 脱硫模型计算及分析第54-60页
        5.1.1 硫容量模型的建立第54-56页
        5.1.2 模型计算与实验对比第56-58页
        5.1.3 硫容量的影响因素分析第58-60页
    5.2 硫分配比的计算与分析第60-62页
    5.3 活度模型第62-64页
        5.3.1 夹杂物活度模型第62-63页
        5.3.2 精炼渣活度模型第63-64页
    5.4 CaO-SiO_2-Al_2O_3-MgO-MnO 与 CaO-SiO_2-Al_2O_3-MgO-FeO 脱硫对比第64-66页
        5.4.1 硫容量的对比第64-65页
        5.4.2 硫平衡分配比的对比第65-66页
    5.5 本章小结第66-68页
6 CaO-SiO_2-Al_2O_3-MgO-MnO-FeO 的热力学模型第68-80页
    6.1 脱硫模型计算及分析第68-73页
        6.1.1 硫容量模型的建立第68-71页
        6.1.2 模型计算与实验对比第71页
        6.1.3 硫容量的影响因素分析第71-73页
    6.2 硫分配比计算及分析第73-76页
    6.3 活度优化及分析第76-78页
        6.3.1 夹杂物的活度模型第76页
        6.3.2 精炼渣的活度模型第76-78页
    6.4 本章小结第78-80页
7 结论第80-81页
参考文献第81-86页
致谢第86-87页
研究生期间发表论文第87页

论文共8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河道水旁路净化技术研究
下一篇:铬对Fe-Cr-B合金显微组织和性能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