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6-7页 |
| Abstract | 第7-8页 |
| 目录 | 第9-11页 |
| 绪论 | 第11-19页 |
|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 第11-12页 |
| 二、研究现状 | 第12-19页 |
| (一)有关明清地方望族的研究 | 第13-15页 |
| (二)以新安吕氏家族为个案的研究 | 第15-17页 |
| (三)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17-19页 |
| 第一章 今日余影——新安遗迹话吕氏 | 第19-25页 |
| 一、梦月岩祠堂 | 第19-21页 |
| 二、薛村古宅 | 第21-23页 |
| 三、吕家大山 | 第23-25页 |
| 第二章 昔日盛景——明末新安吕氏的辉煌 | 第25-35页 |
| 一、新安吕氏的族源 | 第25-28页 |
| (一)吕氏宗脉,源远流长 | 第25-26页 |
| (二)名门之后,辗转新安 | 第26-28页 |
| 二、明季末世吕氏家族的一世繁华 | 第28-35页 |
| (一)德闻乡里,家声初振 | 第28-30页 |
| (二)位极人臣,家门始兴 | 第30-35页 |
| 第三章 何以成名望——明末吕氏家族名望的自身积累 | 第35-50页 |
| 一、从事文教活动:“扩伊洛之绪,继孔曾之传” | 第35-40页 |
| (一)出为贤宦,归为名儒 | 第35-39页 |
| (二)创办讲会,大兴文教 | 第39-40页 |
| 二、参与地方事务:“一家之情义相属,一身之血脉相贯” | 第40-44页 |
| (一)心系故土,为民请命 | 第40-42页 |
| (二)广施善行,遗泽乡里 | 第42-44页 |
| 三、构建社交网络:“亲贤取友,自得其益” | 第44-50页 |
| (一)联姻望族,锦上添花 | 第44-46页 |
| (二)结交名流,声名远播 | 第46-50页 |
| 第四章 再造名望——清初官方力量的参与 | 第50-62页 |
| 一、清初官方对新安吕氏名望的再造 | 第50-54页 |
| (一)明末故吏,清初流芳 | 第50-53页 |
| (二)“此名臣后,应是好官” | 第53-54页 |
| 二、盛名之下新安吕氏家门的复兴 | 第54-62页 |
| (一)功名鼎盛:“忠孝簪缨”,“五世进士” | 第54-58页 |
| (二)文名生辉:“门对高岩曾梦月,世传家事是吟诗” | 第58-62页 |
| 结语 | 第62-64页 |
| 参考文献 | 第64-69页 |
| 致谢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