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电工技术论文--电气测量技术及仪器论文--频率、波形参数的测量及仪表论文

低成本高精度S参数测量系统的研究

中文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绪论第9-12页
    1.1 S 参数测量研究的现状第9-10页
    1.2 S 参数测量研究的目的及意义第10-11页
    1.3 本文的主要内容与结构第11-12页
第二章 S 参数测量系统理论分析第12-18页
    2.1 S 参数理论基础第12-13页
    2.2 网络分析仪测量 S 参数的测量原理第13-17页
        2.2.1 插入损耗的测量原理第13-15页
        2.2.2 回波损耗的测量原理第15-16页
        2.2.3 网络分析仪测量四个 S 参数的原理第16-17页
    2.3 用其他仪器代替网络分析仪实现 S 参数测量的可行性第17-18页
第三章 S 参数测量系统的架构设计第18-26页
    3.1 设备的选型第18-19页
    3.2 设备的基本参数第19-23页
    3.3 测量系统构建第23-26页
第四章 定向耦合器的设计制作第26-40页
    4.1 定向耦合器的理论知识第26-28页
        4.1.1 定向耦合器的主要功能和分类第26-27页
        4.1.2 定向耦合器的性能指标第27-28页
    4.2 定向耦合器的设计与仿真第28-40页
        4.2.1 双分支定向耦合器的工作原理第29-30页
        4.2.2 2.4GHz-2.5GHz 频段的定向耦合器的仿真设计第30-35页
        4.2.3 宽频带定向耦合器的仿真设计第35-40页
第五章 人机交互界面的实现第40-49页
    5.1 编程软件的介绍第40-42页
    5.2 系统软件设计第42-49页
        5.2.1 软件界面及操作方法第42-44页
        5.2.2 控制设备的主要函数第44-46页
        5.2.3 控制设备软件的设计第46-47页
        5.2.4 数据的处理第47-49页
第六章 S 参数测量系统的实现第49-63页
    6.1 S 参数的测量系统第49-50页
    6.2 S 参数测量系统的调试与验证第50-63页
        6.2.1 回波损耗测量的调试与验证第51-56页
        6.2.2 插入损耗测量的调试与验证第56-58页
        6.2.3 误差分析和校准第58-63页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第63-65页
    7.1 总结第63-64页
    7.2 展望第64-65页
参考文献第65-68页
致谢第68-69页

论文共6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HJ-400/2500A型变压器铁芯横剪线关键控制技术的设计与实现
下一篇:聚合物太阳能电池电极修饰层的低温制备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