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临床医学论文--诊断学论文--实验室诊断论文--微生物学检验论文

干扰线粒体的TPGS/PLGA纳米粒逆转多药耐药机制研究

缩略语表第3-4页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第11-28页
    第一章 多药耐药机制及其逆转策略的研究进展第12-16页
        1 肿瘤细胞的多药耐药及机理第12页
        2 MDR逆转策略第12-13页
            2.1 药物治疗第12-13页
            2.2 单克隆抗体逆转第13页
            2.3 纳米递药系统的靶向治疗第13页
        3 P-gp介导的MDR第13-16页
            3.1 P-gp的结构第13-14页
            3.2 P-gp诱导的MDR第14页
            3.3 聚合物辅料对P-gp的抑制机制第14-16页
    第二章 递药载体对细胞外排微环境的作用第16-21页
        1 递药载体对细胞膜的作用第16页
        2 递药载体的细胞核靶向第16页
        3 递药载体的细胞基质靶向第16-17页
        4 递药载体的溶酶体靶向第17页
        5 递药载体的的线粒体靶向第17-21页
            5.1 线粒体功能第17-19页
                5.1.1 参与细胞代谢调节第17页
                5.1.2 参与细胞周期调节第17-18页
                5.1.3 参与细胞信号传导第18-19页
            5.4 线粒体功能的检测方法第19-21页
                5.4.1 呼吸控制率的检测第19页
                5.4.2 线粒体ATP生成率第19页
                5.4.3 膜电位的检测第19-20页
                5.4.4 线粒体形态学检测第20-21页
    第三章 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的研究进展第21-25页
        1 PLGA结构和性质第21页
        2 PLGA的降解及微球的释药原理第21-22页
        3 PLGA纳米微粒制备方法第22页
        4 PLGA颗粒制备影响因素第22-23页
            4.1 制备方法对颗粒的影响第22页
            4.2 搅拌对颗粒的影响第22页
            4.3 PLGA性质对颗粒的影响第22-23页
            4.4 表面活化剂对颗粒的影响第23页
        5 PLGA纳米微球的应用第23-25页
            5.1 PLGA用作肿瘤治疗的小分子药物递送载体第23页
            5.2 PLGA用作肿瘤治疗的基因药物递送载体第23-24页
            5.3 PLGA用作肿瘤治疗的蛋白质药物递送载体第24-25页
    第四章 聚乙二醇1000维生素E(TPGS)琥珀酸酯的研究进展第25-28页
        1 TPGS结构和性质第25页
        2 TPGS应用研究进展第25-27页
            2.1 TPGS作为增溶剂第25-26页
            2.2 TPGS作为乳化剂第26页
            2.3 TPGS作为纳米粒载体基质第26页
            2.4 TPGS作为吸收促进剂第26-27页
        3 TPGS抑制P-gp机理研究第27-28页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第28-55页
    第五章 TPGS/PLGA NPs的制备和表征第29-38页
        1 前言第29页
        2 实验材料第29-30页
            2.1 实验试剂第29页
            2.2 实验仪器第29-30页
        3 实验方法第30-31页
            3.1 纳米粒的制备第30页
            3.2 纳米粒形态观察第30页
            3.3 纳米粒粒径及Zeta电位检测第30页
            3.4 X射线衍射分析第30-31页
            3.5 差示扫描量热分析第31页
            3.6 傅立叶红外光谱鉴定第31页
        4 结果第31-36页
            4.1 纳米颗粒的制备及形态学表征第31-32页
            4.2 纳米颗粒的zeta电位及粒径分布第32-33页
            4.3 差示扫描量热分析第33-34页
            4.4 X射线衍射分析第34-35页
            4.5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第35-36页
        5 讨论第36-38页
    第六章 TPGS/PLGA NPs对A549/DDP细胞的生物效应作用影响第38-45页
        1 前言第38页
        2 实验材料第38-39页
            2.1 实验试剂第38页
            2.2 细胞系第38-39页
            2.3 实验仪器第39页
        3 实验方法第39-40页
            3.1 A549/DDP细胞培养第39页
            3.2 TPGS/PLGA NPs对细胞凋亡的影响第39-40页
            3.3 TPGS/PLGA NPs对细胞形态的影响第40页
            3.4 统计学分析第40页
        4 结果第40-43页
            4.1 TPGS/PLGA NPs对细胞凋亡和坏死的影响第40-41页
            4.2 TPGS/PLGA NPs对A549/DDP细胞形态的影响第41-43页
        5 讨论第43-45页
    第七章 TPGS/PLGA NPs靶向线粒体逆转MDR的机制研究第45-55页
        1 前言第45页
        2 实验材料和试剂第45-46页
            2.1 实验试剂第45页
            2.2 细胞系第45页
            2.3 实验仪器第45-46页
        3 实验方法第46-47页
            3.1 线粒体耗氧量检测第46页
            3.2 线粒体膜电位检测第46页
            3.3 ATPase活性检测第46-47页
            3.4 统计学分析第47页
        4 结果第47-53页
            4.1 TPGS/PLGA NPs对线粒体呼吸作用的影响第47-49页
            4.2 TPGS/PLGA NPs对线粒体膜电位的影响第49-52页
            4.3 TPGS/PLGA NPs对ATPase的影响第52-53页
        5 讨论第53-55页
小结第55-56页
参考文献第56-65页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第65-66页
致谢第66页

论文共6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198例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分析
下一篇:3.0T磁共振检查在诊断肥厚型心肌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