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19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6页 |
1.2.1 生物反应器填埋场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1.2.2 回灌法处理垃圾渗滤液技术的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1.2.3 填埋垃圾有机污染物降解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1.3 课题研究目标、研究意义、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16-19页 |
1.3.1 研究目标 | 第16页 |
1.3.2 研究意义 | 第16页 |
1.3.3 研究内容 | 第16-17页 |
1.3.4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第17-18页 |
1.3.5 技术路线 | 第18-19页 |
第2章 填埋场有机污染物降解基本原理 | 第19-30页 |
2.1 农村生活垃圾有机污染物来源、特征及危害 | 第19-21页 |
2.1.1 农村生活垃圾有机污染物来源 | 第19页 |
2.1.2 农村生活垃圾有机污染物组成特征 | 第19-20页 |
2.1.3 农村生活垃圾有机污染物危害 | 第20-21页 |
2.2 生物反应器填埋场有机污染物降解机理 | 第21-27页 |
2.2.1 填埋场有机物降解机理 | 第21-23页 |
2.2.2 填埋场稳定化进程中有机物变化规律 | 第23-25页 |
2.3.3 填埋场降解有机物微生物种类 | 第25-27页 |
2.3 降解有机污染物影响因素 | 第27-30页 |
2.3.1 填埋垃圾组分 | 第27页 |
2.3.2 微生物种类 | 第27-28页 |
2.3.3 pH | 第28页 |
2.3.4 温度 | 第28页 |
2.3.5 垃圾含水率 | 第28-29页 |
2.3.6 降雨量 | 第29页 |
2.3.7 填埋方式 | 第29页 |
2.3.8 氧气量 | 第29-30页 |
第3章 试验方案设计 | 第30-36页 |
3.1 试验装置 | 第30-31页 |
3.2 试验材料 | 第31-32页 |
3.3 试验设计 | 第32-34页 |
3.3.1 准好氧生物反应器填埋场导气管穿孔率 | 第32页 |
3.3.2 模拟柱装填 | 第32-33页 |
3.3.3 模拟降雨 | 第33页 |
3.3.4 指标监测及分析方法 | 第33-34页 |
3.4 试验运行安排 | 第34-36页 |
第4章 联合型生物反应器填埋场有机污染物的降解与控制 | 第36-60页 |
4.1 渗滤液有机污染物监测指标分析 | 第36-47页 |
4.1.1 pH变化规律及分析 | 第36-39页 |
4.1.2 有机污染物降解规律分析 | 第39-47页 |
4.2 固相垃圾有机污染物监测指标分析 | 第47-52页 |
4.2.1 模拟柱垃圾沉降变化规律分析 | 第47-48页 |
4.2.2 模拟柱垃圾含水率变化规律分析 | 第48-49页 |
4.2.3 模拟柱垃圾BDM及有机质含量变化规律分析 | 第49-52页 |
4.3 产气量变化分析 | 第52-53页 |
4.4 正交试验过程及结果分析 | 第53-57页 |
4.4.1 交试验分析方法 | 第53-54页 |
4.4.2 交试验结果及分析 | 第54-57页 |
4.5 联合型生物反应器填埋场对有机污染物降解的控制要素分析 | 第57-60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60-63页 |
结论 | 第60-62页 |
展望 | 第62-63页 |
致谢 | 第63-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