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英文缩略词表 | 第10-11页 |
第1章 引言 | 第11-13页 |
第2章 综述 | 第13-23页 |
2.1 循环 DNA 的认识过程 | 第13-14页 |
2.2 循环 DNA 的来源及清除 | 第14-15页 |
2.3 循环 DNA 的定量及定性检测 | 第15-17页 |
2.4 循环 DNA 临床应用 | 第17-22页 |
2.4.1 循环 DNA 定量在肿瘤中的应用 | 第18-20页 |
2.4.2 循环 DNA 定性在肿瘤中的应用 | 第20-22页 |
2.5 循环 DNA 检测的意义及问题 | 第22-23页 |
第3章 材料与方法 | 第23-28页 |
3.1 实验材料 | 第23-24页 |
3.1.1 材料来源 | 第23页 |
3.1.2 实验试剂及来源 | 第23-24页 |
3.1.3 仪器设备 | 第24页 |
3.2 实验方法 | 第24-26页 |
3.2.1 分离血浆 | 第24-25页 |
3.2.2 去除可能残留的细胞核 DNA | 第25页 |
3.2.3 循环 DNA 粗提取 | 第25页 |
3.2.4 循环 DNA 提纯 | 第25-26页 |
3.2.5 循环 DNA 电泳 | 第26页 |
3.2.6 循环 DNA 浓度测定 | 第26页 |
3.3 预后危险分层 | 第26页 |
3.4 结果判定 | 第26-27页 |
3.5 统计学分析 | 第27-28页 |
第4章 结果 | 第28-35页 |
4.1 循环 DNA 电泳 | 第28页 |
4.2 不同实验组循环 DNA 浓度 | 第28-29页 |
4.3 恶性血液病化疗前循环 DNA 水平与健康人比较 | 第29-30页 |
4.4 恶性血液病化疗前后循环 DNA 水平变化 | 第30-31页 |
4.5 恶性血液病化疗后循环 DNA 水平与健康人比较 | 第31-32页 |
4.6 恶性血液病预后与循环 DNA 下降程度相关性 | 第32-35页 |
第5章 讨论 | 第35-40页 |
5.1 循环 DNA 及检测方法 | 第35页 |
5.2 恶性血液病循环 DNA 水平较健康人升高 | 第35-37页 |
5.3 化疗后恶性血液病循环 DNA 水平明显下降 | 第37-38页 |
5.4 恶性血液病预后与循环 DNA 下降程度相关性 | 第38页 |
5.5 实验创新 | 第38页 |
5.6 问题及展望 | 第38-40页 |
第6章 结论 | 第40-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8页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48-49页 |
致谢 | 第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