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2页 |
1.1 论文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9页 |
1.2 智能实验室的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1.3 本文主要工作内容 | 第10-11页 |
1.4 论文的组织结构 | 第11-12页 |
第二章 实验室管理系统的工作原理 | 第12-28页 |
2.1 实验室管理系统的功能简介 | 第12页 |
2.2 系统构架及结构框图 | 第12-13页 |
2.3 三菱FX2N系列PLC简述 | 第13-14页 |
2.4 系统工作原理解析 | 第14页 |
2.4.1 三菱FX2N系列PLC与GOT触摸屏之间的通信 | 第14页 |
2.4.2 PLC与上位机之间的通信 | 第14页 |
2.5 身份信息的采集 | 第14-19页 |
2.5.1 Wiegand34身份识别器的接入 | 第14-15页 |
2.5.2 韦根通信协议 | 第15-16页 |
2.5.3 Wiegand34通用接口模块硬件设计 | 第16-17页 |
2.5.4 通用接口程序流程图 | 第17页 |
2.5.5 中断接收Wiegand34信号程序如下 | 第17-19页 |
2.5.6 向PLC发送数据程序如下 | 第19页 |
2.6 无线发射模块与无线接收模块 | 第19-22页 |
2.6.1 无线发射模块介绍 | 第19-21页 |
2.6.2 发射模块光电耦合接口介绍 | 第21-22页 |
2.6.3 无线接收模块介绍 | 第22页 |
2.7 PLC与上位机通信的实现方法 | 第22-27页 |
2.7.1 FX系列PLC的通信协议及内部地址 | 第23页 |
2.7.2 数据格式 | 第23页 |
2.7.3 通信控制字符及指令 | 第23-24页 |
2.7.4 报文格式 | 第24页 |
2.7.5 读出软元件值 | 第24-25页 |
2.7.6 写入软元件值 | 第25页 |
2.7.7 位设备强制ON/OFF | 第25页 |
2.7.8 内部地址 | 第25-27页 |
2.7.9 PLC校验和计算 | 第27页 |
2.8 PLC与GOT触摸屏的接口 | 第27页 |
2.9 本章小结 | 第27-28页 |
第三章 PLC应用程序编写 | 第28-40页 |
3.1 系统输入输出控制 | 第28-30页 |
3.2 PLC起始程序入口简介 | 第30页 |
3.3 教师控制端 | 第30-31页 |
3.4 触摸屏控制端 | 第31-33页 |
3.5 PLC对Wiegand34信号接收和处理办法 | 第33-35页 |
3.5.1 Wiegand34信号接收和处理的PLC程序流程图 | 第33-35页 |
3.5.2 Wiegand34信号接收和处理的PLC程序 | 第35页 |
3.6 实时记录的添加 | 第35-36页 |
3.7 实时记录的删除 | 第36页 |
3.8 数据量压缩及历史记录的生成 | 第36-38页 |
3.9 PLC与外部模块的接口程序 | 第38-39页 |
3.9.1 实验组设备使用情况查询的实现 | 第38页 |
3.9.2 对输出控制的实现 | 第38-39页 |
3.10 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第四章 上位机软件设计 | 第40-54页 |
4.1 系统开发工具方案选择 | 第40-41页 |
4.1.1 C | 第40-41页 |
4.1.2 SQL Server 2005和Visual Studio 2010简介 | 第41页 |
4.2 系统设计框图 | 第41-42页 |
4.3 数据库设计 | 第42-45页 |
4.3.1 系统管理员表 | 第43页 |
4.3.2 学生信息表 | 第43-44页 |
4.3.3 实验信息表 | 第44页 |
4.3.4 学生实验记录表 | 第44-45页 |
4.4 从PLC数据来的数据处理以及存储 | 第45页 |
4.5 上位机软件窗体设计 | 第45-53页 |
4.5.1 应用系统文件框图 | 第45-46页 |
4.5.2 登录窗体设计 | 第46页 |
4.5.3 主窗体设计 | 第46-47页 |
4.5.4 信息添加窗体设计 | 第47-48页 |
4.5.5 信息修改窗体设计 | 第48页 |
4.5.6 删除功能设计 | 第48-49页 |
4.5.7 查询模块设计 | 第49页 |
4.5.8 Excel导出窗体设计 | 第49-50页 |
4.5.9 实时监测窗体设计 | 第50-51页 |
4.5.10 开关控制窗体设计 | 第51-52页 |
4.5.11 权限控制选择窗体设计 | 第52-53页 |
4.5.12 教师指导设置窗体设计 | 第53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53-54页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第54-56页 |
5.1 全文总结 | 第54-55页 |
5.2 展望 | 第55-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58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 第58-59页 |
附录 | 第59-61页 |
致谢 | 第61-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