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绪论 | 第8-11页 |
第一章 编者及成书 | 第11-23页 |
第一节 《宛陵群英集》收录情况 | 第11-14页 |
第二节 汪泽民、张师愚生平交游考述 | 第14-20页 |
第三节 元代宣城地区地理考证 | 第20-23页 |
第二章 诗集内容 | 第23-57页 |
第一节 诗人分类 | 第23-25页 |
第二节 诗歌分类 | 第25-42页 |
第三节 酬赠送别诗 | 第42-46页 |
第四节 特色主题诗 | 第46-57页 |
第三章 艺术特色 | 第57-76页 |
第一节 汪泽民、张师愚的诗学观念 | 第57-60页 |
第二节 《宛陵群英集》古体诗之特色 | 第60-70页 |
第三节 《宛陵群英集》近体诗之特色 | 第70-76页 |
第四章 “宛陵派”探究 | 第76-87页 |
第一节 宋代“宛陵派” | 第76-80页 |
第二节 元代“宛陵派” | 第80-85页 |
第三节 《宛陵群英集》的历史地位 | 第85-87页 |
结语 | 第87-88页 |
附录 | 第88-92页 |
参考文献 | 第92-95页 |
致谢 | 第95-97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9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