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摘要 | 第6-8页 |
| ABSTRACT | 第8-9页 |
| 第一部分 引言 | 第10-16页 |
| 1 乳腺癌手术治疗的演变过程 | 第10-11页 |
| 2 现代医学对乳腺癌术后患肢功能障碍的认识 | 第11页 |
| 3 乳腺癌术后康复锻炼现状 | 第11-12页 |
| 4 功能锻炼在乳腺癌术后患肢功能康复中的应用 | 第12-13页 |
| 5 祖国医学对乳腺癌术后患肢功能障碍的认识 | 第13页 |
| 6 穴位按摩在乳腺癌术后患肢功能康复中的应用 | 第13-14页 |
| 7 特色与创新 | 第14-16页 |
| 第二部分 研究对象与方法 | 第16-24页 |
| 1 研究对象 | 第16-17页 |
| 1.1 病例选择 | 第16页 |
| 1.2 乳腺癌诊断标准 | 第16页 |
| 1.3 纳入标准 | 第16页 |
| 1.4 排除标准 | 第16-17页 |
| 1.5 样本量估算 | 第17页 |
| 1.6 随机抽样方法及分组 | 第17页 |
| 2 干预方法 | 第17-24页 |
| 2.1 对照组与观察组予康复操及康复护理 | 第17-19页 |
| 2.2 观察组干预方法:在对照组基础上配合穴位按摩 | 第19页 |
| 2.3 评价指标及标准 | 第19-20页 |
| 2.4 测评工具 | 第20页 |
| 2.5 测评时间 | 第20页 |
| 2.6 质量监控 | 第20-21页 |
| 2.7 统计学处理 | 第21-22页 |
| 2.8 伦理原则 | 第22-23页 |
| 2.9 技术路线 | 第23-24页 |
| 第三部分 研究结果 | 第24-29页 |
| 1 患者基线资料 | 第24-26页 |
| 2 患肢活动度 | 第26页 |
| 3 患侧握力 | 第26-27页 |
| 4 乳腺癌患者生命质量量表 | 第27-29页 |
| 第四部分 讨论 | 第29-33页 |
| 1 穴位按摩对乳腺癌行改良根治术后患者患肢活动度影响的效果分析 | 第29-30页 |
| 2 穴位按摩对乳腺癌行改良根治术后患者握力影响的效果分析 | 第30-31页 |
| 3 穴位按摩对乳腺癌行改良根治术后患者生命质量影响的效果分析 | 第31页 |
| 4 不足与展望 | 第31-33页 |
| 第五部分 结论 | 第33-34页 |
| 参考文献 | 第34-36页 |
| 附录1 | 第36-38页 |
| 文献综述 乳腺癌术后患肢功能恢复锻炼的研究进展 | 第38-44页 |
| 参考文献 | 第42-44页 |
| 致谢 | 第44-45页 |
| 胡慧芳简历 | 第45-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