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补肾益癸理论探讨左归丸防治PMOP的疗效机制
中文摘要 | 第7-9页 |
Abstract | 第9-10页 |
前言 | 第11-12页 |
第一部分 理论探讨 | 第12-25页 |
1 天癸与PMOP的形成密切相关 | 第12-18页 |
1.1 天癸的基本内涵 | 第12-15页 |
1.1.1 “天癸”理论的渊源 | 第12页 |
1.1.2 “天癸”物质的属性 | 第12-13页 |
1.1.3 “天癸”功能的特征 | 第13-15页 |
1.2 肾虚癸竭是PMOP的基本病机 | 第15-18页 |
1.2.1 肾虚髓减是PMOP形成的主因 | 第15-16页 |
1.2.2 天癸枯竭是PMOP发生的关键 | 第16-17页 |
1.2.3 肾虚癸竭与PMOP相关性研究 | 第17-18页 |
2 左归丸是补肾益癸的代表方剂 | 第18-25页 |
2.1 左归丸补肾益癸的理论基础 | 第19-22页 |
2.1.1 立法旨在“培补元阴” | 第19页 |
2.1.2 组方强调“纯甘壮水” | 第19-20页 |
2.1.3 药效体现“补肾壮骨” | 第20-22页 |
2.2 左归丸补肾益癸的临床实践 | 第22-25页 |
2.2.1 卵巢功能低下 | 第22页 |
2.2.2 围绝经期综合征 | 第22-23页 |
2.2.3 骨质疏松症 | 第23-25页 |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 | 第25-39页 |
1 实验材料 | 第25-27页 |
1.1 实验动物 | 第25页 |
1.2 主要试剂 | 第25-26页 |
1.3 实验用药 | 第26页 |
1.4 仪器设备 | 第26-27页 |
2 实验方法 | 第27-31页 |
2.1 模型建立 | 第27-28页 |
2.2 实验分组 | 第28页 |
2.3 指标检测 | 第28-30页 |
2.3.1 体重检测 | 第28页 |
2.3.2 骨密度检测 | 第28-29页 |
2.3.3 ELISA法检测 | 第29页 |
2.3.4 Western blot检测 | 第29-30页 |
2.4 统计学方法 | 第30-31页 |
3 实验结果 | 第31-37页 |
3.1 左归丸对去卵巢大鼠体重的影响 | 第31-32页 |
3.2 左归丸对去卵巢大鼠骨密度的影响 | 第32-33页 |
3.3 左归丸对去卵巢大鼠血清骨代谢指标的影响 | 第33-35页 |
3.4 左归丸对去卵巢大鼠骨组织蛋白表达的影响 | 第35-37页 |
4 讨论 | 第37-39页 |
结语 | 第39-40页 |
参考文献 | 第40-45页 |
附录1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第45-46页 |
附录2 英文缩略词表 | 第46-47页 |
致谢 | 第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