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阶段DEA模型的云南省高原特色农业效率分析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6页 |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第10-12页 |
1.1.1 选题背景 | 第10-11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1.2 研究框架和研究方法 | 第12-15页 |
1.2.1 研究框架 | 第12页 |
1.2.2 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1.2.3 技术路线 | 第13-15页 |
1.3 论文的创新点和不足 | 第15-16页 |
1.3.1 论文的创新点 | 第15页 |
1.3.2 难点和不足 | 第15-16页 |
第二章 相关文献综述 | 第16-20页 |
2.1 国外研究综述 | 第16页 |
2.2 国内研究综述 | 第16-19页 |
2.2.1 从农业增长的角度 | 第16-17页 |
2.2.2 从特色农业的角度 | 第17页 |
2.2.3 基于不同研究方法的角度 | 第17-18页 |
2.2.4 基于指标选取的角度 | 第18-19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19-20页 |
第三章 云南省高原特色农业发展的现状及问题 | 第20-35页 |
3.1 特色农业 | 第20-21页 |
3.1.1 特色农业 | 第20页 |
3.1.2 特色农业的特点 | 第20-21页 |
3.2 云南省高原特色农业发展的有利因素 | 第21-23页 |
3.3 云南省高原特色农业的发展现状和问题 | 第23-33页 |
3.3.1 云南高原特色农业发展的现状 | 第23-32页 |
3.3.2 云南省高原特色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 第32-33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3-35页 |
第四章 云南高原特色农业效率分析 | 第35-55页 |
4.1 建立云南省高原特色农业评价指标体系 | 第35-38页 |
4.1.1 构建原则 | 第35-36页 |
4.1.2 构建云南高原特色农业评价指标体系 | 第36-38页 |
4.2 评价方法 | 第38-44页 |
4.2.1 评价方法的选定 | 第38-41页 |
4.2.2 阶段性DEA模型 | 第41-44页 |
4.3 实证结果分析 | 第44-55页 |
4.3.1 第一阶段传统DEA实证结果 | 第44-51页 |
4.3.2 第二阶段Tobit模型回归结果 | 第51-55页 |
第五章 提升云南高原特色农业效率的对策建议 | 第55-60页 |
5.1 促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 | 第55-56页 |
5.2 合理加快农村城镇化进程 | 第56页 |
5.3 强化农业产业发展规划 | 第56-57页 |
5.4 加大农业科技投入 | 第57页 |
5.5 推动农业服务业发展 | 第57-58页 |
5.6 培养农业专业人才 | 第58-60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0-63页 |
6.1 结论与启示 | 第60-61页 |
6.2 不足与展望 | 第61-63页 |
致谢 | 第63-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69页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第69-70页 |
附录B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科研项目) | 第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