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一、绪论 | 第8-9页 |
二、绘画观看方式的改变 | 第9-16页 |
(一) 最早的复合媒介绘画 | 第9页 |
(二) 离开墙面的绘画——库尔特·施维特斯的梅兹堡 | 第9-11页 |
(三) 被设置障碍的绘画观看 | 第11-13页 |
1、杜尚作品中对于观看方式的研究 | 第11-13页 |
2、二维与三维的“虚薄分界线” | 第13页 |
(四) 超现实主义展览中的“剧场化”设计 | 第13-16页 |
1、1938年和1942年超现实主义两大展览上装置与绘画的并置 | 第13-14页 |
2、子宫型展厅中的“逼真图画” | 第14-16页 |
三、当代绘画展示方式的发展与其创作策略 | 第16-22页 |
(一) “剧场”中的元素——装置与绘画的组合 | 第16-18页 |
1、罗伯特·劳申伯格《字母画》中的情景式组合 | 第16-17页 |
2、赫尔曼·尼茨的仪式 | 第17-18页 |
(二) 绘于非现成品装置之上的绘画 | 第18-20页 |
1、安塞姆·基弗的“书”系列绘画 | 第18-20页 |
2、法比安·马洛科奥作品中对于绘画的物化 | 第20页 |
(三) 绘于现成品之上的绘画 | 第20-22页 |
1、杜尚的现成品绘画 | 第20-21页 |
2、纸箱板在安德鲁·鲍尔斯作品中的妙用 | 第21-22页 |
四、绘画展示方式的变化与视觉机制的发展之间存在的关系 | 第22-23页 |
(一) 视觉机制的变化具有深刻的历史性 | 第22页 |
(二) 知觉的悬置对于绘画艺术的影响 | 第22-23页 |
结语 | 第23-24页 |
注释 | 第24页 |
参考文献 | 第24-25页 |
致谢 | 第2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