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论文--无线通信论文--光波通信、激光通信论文

CO-OFDM系统中调制格式与均衡算法的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16页
    1.1 研究背景第10-11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13页
    1.3 本论文的研究工作与结构安排第13-16页
第二章 CO-OFDM系统基本原理第16-34页
    2.1 OFDM基本原理第16-21页
        2.1.1 OFDM系统的数学表达式第16-18页
        2.1.2 IFFT/FFT第18-19页
        2.1.3 循环前缀第19-20页
        2.1.4 OFDM系统的结构模型第20-21页
    2.2 CO-OFDM系统基本原理第21-26页
        2.2.1 电域OFDM发射机第22-23页
        2.2.2 RTO上变频第23-25页
        2.2.3 OTR下变频第25-26页
        2.2.4 电域OFDM接收机第26页
    2.3 CO-OFDM系统中的关键技术第26-30页
        2.3.1 符号同步第26-28页
        2.3.2 频率同步第28-29页
        2.3.3 子载波恢复第29-30页
    2.4 CO-OFDM系统中的光纤非线性损伤第30-32页
        2.4.1 光纤非线性效应第30-31页
        2.4.2 非线性效应补偿方法第31-32页
    2.5 本章小结第32-34页
第三章CO-OFDM系统中16QAM与C-16QAM两种调制格式的性能分析第34-56页
    3.1 16QAM与C-16QAM调制格式的设计说明第34-35页
    3.2 CO-OFDM系统仿真平台的搭建第35-37页
    3.3 信道估计的性能分析第37-42页
        3.3.1 信道估计的原理第37-40页
        3.3.2 基于LS的信道估计第40-41页
        3.3.3 仿真结果与分析第41-42页
    3.4 相位噪声容忍度的性能分析第42-49页
        3.4.1 相位噪声的原理第42-44页
        3.4.2 基于V-V的相位估计第44-46页
        3.4.3 仿真结果与分析第46-49页
    3.5 色散容忍度的性能分析第49-54页
        3.5.1 色度色散的原理第49-50页
        3.5.2 基于OFDE的色散补偿第50-52页
        3.5.3 仿真结果与分析第52-54页
    3.6 本章小结第54-56页
第四章 零保护间隔的CO-OFDM系统中均衡算法的研究第56-70页
    4.1 基于零保护间隔的CO-OFDM系统的设计方案与性能分析第56-60页
        4.1.1 零保护间隔CO-OFDM系统的设计方案第56-57页
        4.1.2 仿真平台的搭建与参数设置第57-58页
        4.1.3 仿真结果与讨论第58-60页
    4.2 信道估计算法的改进第60-66页
        4.2.1 基于ISFA的信道估计算法第61-62页
        4.2.2 仿真结果与讨论第62-66页
    4.3 相位噪声补偿算法的改进第66-69页
        4.3.1 基于V-V与ML级联的相位噪声补偿算法第66-67页
        4.3.2 仿真结果与讨论第67-69页
    4.4 本章小结第69-70页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第70-72页
    5.1 论文工作总结第70-71页
    5.2 下一步研究工作第71-72页
参考文献第72-76页
缩略词对照表第76-78页
致谢第78-80页
攻读硕士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第80页

论文共8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毫米波混合波束赋形系统的用户调度与波束赋形技术研究
下一篇:超密集网络中的资源分配算法研究及仿真平台搭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