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1页 |
1 模式生物的分子生物钟机制 | 第11-15页 |
2 转录组的节律性表达 | 第15-18页 |
3 节律基因的转录调控 | 第18-20页 |
4 本研究的目的 | 第20-21页 |
第二章 CGDB数据库的构建 | 第21-41页 |
1 引言 | 第21-23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23-28页 |
2.1 实验方法 | 第23-27页 |
2.2 在线数据库 | 第27-28页 |
3 结果 | 第28-38页 |
3.1 72800个节律基因的收集与整理 | 第28-33页 |
3.2 KEGG代谢通路富集分析和GO功能分类 | 第33-36页 |
3.3 胰岛素信号途径中节律基因的分析 | 第36-38页 |
4 小结与讨论 | 第38-40页 |
4.1 节律基因物种广泛 | 第38-39页 |
4.2 数据库内容丰富 | 第39-40页 |
5 创新点 | 第40-41页 |
第三章 核膜蛋白LBR调控昼夜节律的机理 | 第41-94页 |
1 引言 | 第41-44页 |
1.1 核膜从整体水平上调节基因表达 | 第41-42页 |
1.2 核膜调控生物钟 | 第42-43页 |
1.3 本研究的意义 | 第43-44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44-67页 |
2.1 实验材料 | 第44-49页 |
2.2 实验方法 | 第49-67页 |
3 结果 | 第67-88页 |
3.1 LBR参与调节果蝇的昼夜活动节律 | 第67-69页 |
3.2 LBR影响果蝇核心生物钟基因的转录本水平 | 第69-72页 |
3.3 LBR影响果蝇核心生物钟基因per的蛋白水平 | 第72-76页 |
3.4 LBR与mts和HP1c遗传互作影响果蝇的活动节律周期 | 第76-84页 |
3.5 LBR杂合突变不影响小鼠跑轮的昼夜活动节律 | 第84-85页 |
3.6 LBR影响小鼠核心生物钟基因的转录本水平 | 第85-88页 |
4 小结与讨论 | 第88-93页 |
4.1 核膜蛋白LBR参与生物钟的调控具有保守性 | 第88页 |
4.2 生物钟的补偿效应 | 第88-89页 |
4.3 LBR的过量表达可能造成核膜正常结构的改变 | 第89页 |
4.4 LBR作用于PER对周期的影响 | 第89-90页 |
4.5 LBR的过表达对核心生物钟基因mRNA的影响不显著 | 第90页 |
4.6 LBR与MTS和HP1c共同参与调控昼夜节律生物钟 | 第90-91页 |
4.7 LBR可能招募染色质与PER发挥转录抑制作用 | 第91-93页 |
5 创新点 | 第93-94页 |
全文总结 | 第94-96页 |
致谢 | 第96-98页 |
参考文献 | 第98-120页 |
缩略词表 | 第120-122页 |
附录1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主要论文 | 第122-123页 |
附录2 博士生期间参与的课题研究情况 | 第12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