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历史、地理论文--中国史论文--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1949年~)论文

论20世纪60年代农村“四清”运动--以河南省开封地区为例

内容提要第2-4页
Abstract第4页
绪论第8-20页
    一、 选题的缘由、范围和意义第8-10页
    二、 研究现状和评述第10-18页
    三、 指导思想、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第18-20页
第一章 开展“四清”运动时全国的形势及运动的指导思想第20-35页
    第一节 国内外形势第20-28页
    第二节 “四清”运动的指导思想及方针第28-35页
第二章 “小四清”试点第35-59页
    第一节 河南省“四清”运动概况第35-38页
    第二节 “小四清”前的农村形势第38-41页
        一、 工作队入村前农村的情况第39页
        二、 工作队入村初期的做法第39-41页
    第三节 “小四清”前的准备第41-52页
        一、 和贫下中农“三同”第41-44页
        二、 阶级调查第44-46页
        三、 扎正“根子”,“组织阶级队伍”第46-52页
    第四节 “小四清”的开展第52-59页
        一、 清工分第52-54页
        二、 清账目第54-56页
        三、 退赔和分配果实第56-59页
第三章 集训工作队第59-78页
    第一节 “要革别人的命,先革自己的命”第59-62页
        一、 各级部门的重视第59-61页
        二、 管理机构和舆论宣传工具的设立第61-62页
    第二节 集训干部类的社教队员第62-71页
        一、 “放包袱”第62-66页
        二、 查阶级第66-68页
        三、 划界限、搞退赔第68-71页
    第三节 集训青年类的社教队员第71-78页
        一、 学习动员第71-72页
        二、 审查青年队员--查阶级、“放包袱”第72-74页
        三、 总结教育,走、留定位第74-78页
第四章 全面“四清”第78-101页
    第一节 清经济第78-89页
        一、 发动群众,组织农村基层干部“放包袱”第79-82页
        二、 围攻和斗争重点人第82-84页
        三、 查实定案、退赔第84-87页
        四、 分配果实第87-89页
    第二节 清政治第89-96页
        一、 登记阶级第90-92页
        二、 清理“专政对象”、开展“对敌斗争”第92-96页
    第三节 清思想第96-101页
第五章 组织建设第101-117页
    第一节 党的组织建设第101-108页
        一、 系统教育第101-102页
        二、 全面鉴定第102-103页
        三、 登记处理第103-105页
        四、 发展新党员第105-107页
        五、 改选支部、健全领导核心第107-108页
    第二节 民兵的组织建设第108-113页
        一、 “阶级调查、扎根串联”第108-109页
        二、 灌输阶级斗争思想第109-110页
        三、 民兵工作“三落实”第110-112页
        四、 建立民兵师、团组织第112-113页
    第三节 共青团的组织建设第113-117页
        一、 阶级斗争教育第113-114页
        二、 鉴定、发展团员第114-115页
        三、 建设团组织第115-117页
结束语第117-130页
    一、 “四清”运动中的某些可取之处第117-119页
    二、 “四清”运动的巨大失误第119-127页
    三、 对“四清”运动的反思第127-130页
参考文献第130-133页
    一、 主要参考资料第130页
    二、 主要参考论著第130-133页
    三、 主要参考论文第133页

论文共13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流体力学传质计算新模型的研究和在塔板上的应用
下一篇:城市智能型防洪减灾决策支持系统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