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7-10页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7-8页 |
1.2 可行性分析 | 第8页 |
1.3 工作内容及论文结构 | 第8-10页 |
1.3.1 工作内容 | 第8-9页 |
1.3.2 论文结构 | 第9-10页 |
第二章 立体视觉特性和立体图像获取 | 第10-18页 |
2.1 生理立体视觉 | 第10-12页 |
2.1.1 人眼基本结构 | 第10-11页 |
2.1.2 双目会聚 | 第11页 |
2.1.3 双目视差 | 第11-12页 |
2.2 心理立体视觉 | 第12-14页 |
2.3 立体图像的获取 | 第14-17页 |
2.3.1 用立体摄像机对拍摄立体图像 | 第14-16页 |
2.3.2 用深度摄像机拍摄立体图像 | 第16页 |
2.3.3 通过平面图像生成立体图像 | 第16-17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17-18页 |
第三章 平面序列图立体化方法 | 第18-23页 |
3.1 视点平移序列图及其中隐含的双眼视差深度信息 | 第18-20页 |
3.2 视点旋转序列图及其中隐含的双眼视差深度信息 | 第20-21页 |
3.3 平面序列图像的基本选择方法 | 第21-22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22-23页 |
第四章 立体显示技术 | 第23-31页 |
4.1 立体显示技术的分类 | 第23页 |
4.2 戴眼镜立体显示方式 | 第23-24页 |
4.3 自由立体显示方式 | 第24-28页 |
4.3.1 双视点自由立体显示方式 | 第24-26页 |
4.3.2 多视点自由立体显示方式 | 第26-27页 |
4.3.3 自由立体显示技术应用 | 第27-28页 |
4.4 多视点立体显示中的突兀跳跃旋转 | 第28-30页 |
4.5 本章 小结 | 第30-31页 |
第五章 八视点平面序列图的视差校准 | 第31-44页 |
5.1 零视差点的选取 | 第31-33页 |
5.2 零视差点的匹配 | 第33-40页 |
5.2.1 图像匹配技术简介 | 第33-34页 |
5.2.2 图像匹配算法 | 第34-35页 |
5.2.3 零视差点匹配 | 第35-38页 |
5.2.4 匹配注意事项 | 第38-40页 |
5.3 零视差点的对齐和公共部分的提取 | 第40-42页 |
5.4 序列图分辨率的调整 | 第42页 |
5.5 校准结果 | 第42-43页 |
5.6 本章小结 | 第43-44页 |
第六章 对视差校准技术的一些改进 | 第44-53页 |
6.1 零视差点选择的改进方法 | 第44-50页 |
6.2 零视差匹配的改进算法 | 第50-52页 |
6.3 本章小结 | 第52-53页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第53-55页 |
7.1 工作内容总结 | 第53页 |
7.2 存在的问题和展望 | 第53-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9页 |
致谢 | 第59-60页 |
英文缩略语表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