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11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5页 |
| ·电收尘器的特点与存在问题 | 第11-15页 |
| ·电收尘器的特点 | 第13-14页 |
| ·存在的问题 | 第14-15页 |
| ·微波加热的基础 | 第15-18页 |
| ·微波加热原理 | 第15-16页 |
| ·微波加热的特点 | 第16-18页 |
| ·微波热风技术的现状 | 第18-20页 |
| ·课题的研究意义与内容 | 第20-25页 |
| ·课题的背景及意义 | 第20-23页 |
| ·本课题研究内容 | 第23-25页 |
| 第二章 微波热风系统设计及热工计算 | 第25-36页 |
| ·微波热风系统构成及工作原理 | 第25-26页 |
| ·微波热风系统技术构想及改进途径 | 第25页 |
| ·微波热风系统的构成 | 第25-26页 |
| ·工作原理 | 第26页 |
| ·电收尘器绝缘子箱数学模型建立 | 第26-29页 |
| ·绝缘子箱的主要特征 | 第26-27页 |
| ·基本假设 | 第27-28页 |
| ·换热基本方程 | 第28-29页 |
| ·绝缘子箱数学模型的求解 | 第29-33页 |
| ·基本条件 | 第29页 |
| ·模型求解 | 第29-33页 |
| ·求解结果 | 第33页 |
| ·实验用绝缘子箱数学模型求解 | 第33-34页 |
| ·基本条件 | 第33页 |
| ·模型求解 | 第33-34页 |
| ·求解结果 | 第34页 |
| ·本章小结 | 第34-36页 |
| 第三章 微波热风系统腔体内强化换热及优化设计 | 第36-55页 |
| ·常用换热器结构形式及其对比分析 | 第36-45页 |
| ·常用换热器结构形式 | 第36-41页 |
| ·各种换热器的优缺点对比分析 | 第41-45页 |
| ·强化换热的途径 | 第45-46页 |
| ·增大传热面积A | 第45页 |
| ·增大传热温度差△t | 第45-46页 |
| ·增大传热总系数K | 第46页 |
| ·微波腔体内换热器材质选择 | 第46-47页 |
| ·微波腔体内强化换热研究 | 第47页 |
| ·微波腔体内强化换热结构设计 | 第47-49页 |
| ·微波腔体内换热器的热工计算 | 第49-54页 |
| ·计算公式 | 第50页 |
| ·质量流计算 | 第50-51页 |
| ·热量计算 | 第51-53页 |
| ·换热面积的校核 | 第53-54页 |
| ·所需微波功率的计算 | 第54页 |
|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 第四章 电收尘器绝缘子箱内温度场与流场分布的数值模拟 | 第55-68页 |
| ·绝缘子箱内温度场与流场模拟的关键问题 | 第55-62页 |
| ·箱内空气流动数值模拟的物理模型 | 第55-57页 |
| ·箱内空气流动数值模拟的数学模型 | 第57-59页 |
| ·CFD工作流程 | 第59-60页 |
| ·网格划分 | 第60-61页 |
| ·边界及初始条件 | 第61-62页 |
| ·绝缘子箱内部温度场与流场的仿真结果及分析 | 第62-67页 |
| ·箱子内气流流线 | 第62-63页 |
| ·箱子内温度场分布 | 第63-65页 |
| ·箱子体内流场分布 | 第65-67页 |
| ·本章小结 | 第67-68页 |
| 第五章 微波热风系统电收尘器绝缘子箱的实验研究 | 第68-88页 |
| ·实验装置构成 | 第68-70页 |
| ·小试实验装置 | 第68-69页 |
| ·中试实验装置 | 第69-70页 |
| ·半工业化实验装置 | 第70页 |
| ·实验原理和方法 | 第70-72页 |
| ·实验原理 | 第70-71页 |
| ·实验方法 | 第71-72页 |
| ·小试实验结果及讨论 | 第72-76页 |
| ·不同换热结构对绝缘子箱内温度的影响 | 第72页 |
| ·不同风速对绝缘子箱与吸波材料B温度的影响 | 第72-74页 |
| ·散热对绝缘子箱内温度的影响 | 第74-75页 |
| ·结论 | 第75-76页 |
| ·中试实验结果及讨论 | 第76-79页 |
| ·微波功率对绝缘子箱内温度的影响 | 第76页 |
| ·微波功率对热风出口温度的影响 | 第76-77页 |
| ·不同加热体壁温下空气的升温特性 | 第77-78页 |
| ·操作步骤的探索 | 第78-79页 |
| ·结论 | 第79页 |
| ·半工业化实验结果及讨论 | 第79-86页 |
| ·绝缘子箱内不同测点温度分布 | 第79-82页 |
| ·实验分析 | 第82-83页 |
| ·改进实验 | 第83-85页 |
| ·最佳应用操作条件 | 第85-86页 |
| ·结论 | 第86页 |
| ·本章小结 | 第86-88页 |
| 第六章 结论及展望 | 第88-91页 |
| ·结论 | 第88-89页 |
| ·展望 | 第89-91页 |
| 致谢 | 第91-92页 |
| 参考文献 | 第92-96页 |
|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它 | 第9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