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公路运输论文--隧道工程论文--勘测、设计与计算论文--勘测论文

沉管隧道施工控制测量方法研究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0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15页
   ·沉管隧道的出现及发展第10-12页
   ·国内外沉管隧道测量工作的研究现状第12-13页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第13页
   ·本章小结第13-15页
第二章 沉管隧道对测量的要求第15-32页
   ·干坞控制网的建立与测量第16-17页
     ·干坞测量控制网的必要精度第16页
     ·干坞测量控制网的建立第16-17页
   ·管段和端面特征点、塔标控制点的布设与测量第17-22页
     ·沉管管段特征点的布设第17-19页
     ·沉管特征点测量的必要精度第19-20页
     ·沉管预制质量的检测第20-21页
     ·沉管管段各特征点与塔标点的联系测量第21-22页
   ·沉管管段沉放施工现场控制网的建立第22-23页
   ·海上基槽浚挖的测量控制与竣工测量第23-24页
   ·沉管管段沉放过程的控制测量第24-29页
     ·沉管管段沉放测量精度要求第26页
     ·沉管管段沉放的一般过程第26-27页
     ·沉管管段沉放过程控制测量的原理与方法第27-29页
   ·沉管管段沉放后的变形监测第29页
   ·沉管隧道的综合检测第29-30页
     ·隧道轴线及沉降测量第30页
     ·隧道覆盖层厚度测量第30页
   ·本章小结第30-32页
第三章 建立塔标点与管段特征点之间联系的数学模型第32-46页
   ·塔标点与特征点坐标的空间三维坐标转换模型第32-41页
     ·布尔沙模型第34-39页
     ·适用于任意旋转角度的空间转换模型第39-41页
   ·特征点水下坐标的求解方程法第41-45页
     ·求解方程法的过程第41-44页
     ·求解方程法的精度分析第44-45页
   ·本章小结第45-46页
第四章 求解方程法计算水下特征点坐标的模拟试验第46-54页
   ·模拟试验三维控制网的建立第47-48页
   ·沉管模拟物和测量棱镜塔的设计第48-49页
   ·测量过程第49-50页
   ·通过空间转换的方法求解特征点第50-51页
   ·通过求解方程法求解特征点坐标第51-52页
     ·求解方程法求解特征点的坐标第51页
     ·求解方程法的精度分析第51-52页
   ·两种方法计算特征点坐标的比较与分析第52-54页
     ·空间转换求得的特征点坐标与实测坐标的比较第52页
     ·求解方程法求的特征点坐标与实测坐标的比较第52-53页
     ·空间转换与求解方程两种方法的比较分析第53-54页
结论与展望第54-56页
 结论第54页
 不足与展望第54-56页
致谢第56-57页
参考文献第57-60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60-61页

论文共6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结合梁斜拉桥施工过程模拟与线形控制
下一篇:桥梁基桩内部缺陷检测方法对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