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引言 | 第9-16页 |
一、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9-10页 |
二、国内外研究动态 | 第10-15页 |
三、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第一章 华兹华斯诗学与雪莱诗学的形成渊源 | 第16-29页 |
第一节 时代的历史语境 | 第16-19页 |
一、时代的普遍因素 | 第16-17页 |
二、不同的时代背景 | 第17-19页 |
第二节 民族特色和个人生活背景 | 第19-22页 |
一、共同的民族特色和背景 | 第19-20页 |
二、个人性格和家庭环境的差异 | 第20-22页 |
第三节 思想溯源 | 第22-29页 |
一、共同的思想基础 | 第22-26页 |
二、不同的思想基础 | 第26-29页 |
第二章 华兹华斯诗学与雪莱诗学之异同 | 第29-49页 |
第一节 华兹华斯诗学与雪莱诗学之主要内容 | 第29-39页 |
一、华兹华斯诗学理论 | 第29-34页 |
二、雪莱诗学理论 | 第34-39页 |
第二节 华兹华斯诗学与雪莱诗学之共同意向 | 第39-43页 |
一、注重情感 | 第39-41页 |
二、崇尚自然 | 第41-42页 |
三、偏爱想象 | 第42-43页 |
第三节 华兹华斯诗学与雪莱诗学之不同 | 第43-49页 |
一、对“诗人”的理解 | 第43-45页 |
二、对“诗歌语言”的阐释 | 第45-46页 |
三、对“诗歌作用”的论述 | 第46-49页 |
第三章 现实语境下对华兹华斯诗学与雪莱诗学的思考 | 第49-58页 |
第一节 现实社会状况 | 第49-50页 |
第二节 华兹华斯诗学与雪莱诗学对现实世界的共同启示 | 第50-52页 |
第三节 华兹华斯诗学与雪莱诗学对现实世界的不同启示 | 第52-58页 |
一、华兹华斯诗学在生态伦理方面的现代性启示 | 第52-54页 |
二、雪莱诗学在道德伦理方面的现代性启示 | 第54-58页 |
结语 | 第58-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2页 |
致谢 | 第62-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