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电工技术论文--电器论文--电容器论文

超级电容器用二氧化锰的制备及电化学性能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目录第8-11页
1 文献综述第11-24页
    1.1 电化学超级电容器概述第11-13页
        1.1.1 超级电容器的发展史第11-12页
        1.1.2 超级电容器结构第12页
        1.1.3 超级电容器的特点及用途第12-13页
    1.2 超级电容器储能机理及其分类第13-16页
        1.2.1 超级电容器的储能机理第13页
        1.2.2 双电层电容器第13-15页
        1.2.3 赝电容电容器第15-16页
        1.2.4 混合型电容器第16页
    1.3 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的研究现状第16-19页
        1.3.1 碳电极材料研究现状第16-17页
        1.3.2 金属氧化物电极材料研究现状第17-18页
        1.3.3 导电聚合物电极材料研究现状第18-19页
    1.4 二氧化锰材料的研究现状第19-22页
        1.4.1 二氧化锰的结构特点第19-20页
        1.4.2 二氧化锰材料的电荷储存机理第20-21页
        1.4.3 二氧化锰材料的合成方法第21-22页
    1.5 论文的研究目的与内容第22-24页
2 实验试剂、仪器及测试方法和原理第24-32页
    2.1 实验试剂及仪器第24-25页
    2.2 材料形貌与结构检测方法第25-26页
        2.2.1 X-射线衍射第25页
        2.2.2 扫描电子显微镜第25-26页
        2.2.3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第26页
    2.3 电极的制备与电化学检测方法第26-32页
        2.3.1 电极的制备第26页
        2.3.2 电化学检测方法第26-32页
3 海胆型MnO_2的常温制备及电化学性能研究第32-54页
    3.1 材料的制备方法第32-33页
    3.2 制备工艺条件对二氧化锰晶型结构的影响第33-36页
        3.2.1 反应物配比对MnO_2晶型的影响第33-34页
        3.2.2 高锰酸钾浓度对MnO_2晶型的影响第34-35页
        3.2.3 浓硫酸加入量对MnO_2晶型的影响第35-36页
    3.3 制备工艺对二氧化锰颗粒形貌的影响第36-40页
        3.3.1 反应物配比对MnO_2颗粒形貌的影响第36-37页
        3.3.2 高锰酸钾浓度对MnO_2颗粒形貌的影响第37-39页
        3.3.3 浓硫酸加入量对MnO_2颗粒形貌的影响第39-40页
    3.4 合成二氧化锰的电化学性能第40-52页
        3.4.1 循环伏安测试第40-42页
        3.4.2 EIS测试第42-46页
        3.4.3 恒电流充放电测试第46-52页
    3.5 本章小结第52-54页
4 水热法制备球形MnO_2及电化学性能研究第54-76页
    4.1 MnO_2的制备方法第54-55页
        4.1.1 碳酸锰前驱体的制备第54页
        4.1.2 MnO_2的制备第54-55页
    4.2 碳酸锰前驱体的形貌控制第55-56页
    4.3 碳酸锰前驱体对合成MnO_2材料性能的影响第56-62页
        4.3.1 碳酸锰前驱体对MnO_2形貌的影响第57-58页
        4.3.2 碳酸锰前驱体对MnO_2晶体结构的影响第58页
        4.3.3 碳酸锰前驱体对MnO_2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第58-62页
    4.4 水热合成条件对二氧化锰结构和性能的影响第62-73页
        4.4.1 高锰酸钾浓度对二氧化锰结构和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第62-67页
        4.4.2 水热反应温度对二氧化锰结构和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第67-73页
    4.5 球形MnO_2与海胆型MnO_2电容性对比第73-74页
    4.6 本章小结第74-76页
5 MnO_2/聚苯胺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研究第76-87页
    5.1 高价锰对苯胺单体的氧化行为第76-80页
        5.1.1 实验方法第76-77页
        5.1.2 结果与讨论第77-80页
    5.2 MnO_2/聚苯胺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测试第80-86页
        5.2.1 样品的制备第80-81页
        5.2.2 红外光谱检测第81-82页
        5.2.3 SEM检测第82页
        5.2.4 复合材料的电化学性能第82-86页
    5.3 本章小结第86-87页
6 结论第87-88页
参考文献第88-95页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第95-96页
致谢第96页

论文共9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锂离子动力电池套管机关键机构及控制系统设计与研究
下一篇:基于磁阀式可控电抗器的配电网无功补偿系统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