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0页 |
1 文献综述 | 第10-19页 |
·高等植物分枝的研究进展 | 第10-12页 |
·高等植物的分枝方式和分枝过程 | 第10页 |
·腋生分生组织的形成和腋芽的生长 | 第10-11页 |
·植物激素对植物分枝的影响 | 第11-12页 |
·水稻分蘖的研究进展 | 第12-15页 |
·水稻分蘖的概念 | 第12-13页 |
·水稻分蘖的数量性状的研究 | 第13页 |
·水稻分蘖基因的克隆和功能研究 | 第13-15页 |
·独角金内酯合成途径的研究进展 | 第15-17页 |
·相关研究背景 | 第15-16页 |
·独角金内酯的结构及合成 | 第16页 |
·独角金内酯和MAX/RMS/D途径抑制植物分枝的途径 | 第16-17页 |
·F-box蛋白在植物信号转导中的作用 | 第17-19页 |
·F-box蛋白的结构 | 第17页 |
·SCF类E3连接酶复合体 | 第17页 |
·泛素介导的蛋白降解途径在植物激素调节中的作用 | 第17-18页 |
·F-box蛋白与生长素的信号转导 | 第18页 |
·F-box蛋白与其它激素的信号转导 | 第18-19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19-29页 |
·材料 | 第19-21页 |
·水稻材料 | 第19页 |
·菌株和载体 | 第19页 |
·化学试剂和分子试剂 | 第19页 |
·仪器设备 | 第19-20页 |
·细菌培养基 | 第20页 |
·适用于水稻的培养基 | 第20-21页 |
·方法 | 第21-29页 |
·遗传分析 | 第21页 |
·ext-M1B的定位 | 第21页 |
·候选基因的筛选和比较分析 | 第21页 |
·水稻材料RNA的提取 | 第21-22页 |
·cDNA第一链的合成及检测 | 第22页 |
·实时荧光定量PCR基因表达分析 | 第22-23页 |
·ext-M1B基因克隆 | 第23-25页 |
·植物表达载体构建及检测 | 第25-26页 |
·重组质粒对农杆菌的转化 | 第26页 |
·农杆菌介导的水稻遗传转化 | 第26-29页 |
3.结果与分析 | 第29-45页 |
·极度分蘖突变体的表型分析 | 第29-30页 |
·极度分蘖突变体的遗传分析 | 第30页 |
·水稻分蘖基因ext-M1B的定位 | 第30-31页 |
·ext-M1B候选基因的获得 | 第31-36页 |
·候选基因的预测 | 第31-34页 |
·M1B-ext候选基因的测序 | 第34-36页 |
·候选基因的实时荧光定量PCR基因表达分析 | 第36-38页 |
·RNA提取和cDNA第一链的合成 | 第36页 |
·ext-M1B在各组织中的转录水平 | 第36页 |
·水稻分蘖相关基因在M1B-ext突变体和野生型的表达分析 | 第36-38页 |
·候选基因的遗传转化和功能验证 | 第38-45页 |
·过量表达载体的构建 | 第38-40页 |
·RNAi载体的构建 | 第40-43页 |
·含有重组质粒的农杆菌阳性克隆的鉴定 | 第43页 |
·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阳性植株的获得以及分子检测 | 第43-45页 |
4.讨论与结论 | 第45-49页 |
·ext-M1B抑制水稻分蘖的生长 | 第45页 |
·ext-M1B编码的F-box很可能是水稻中独角金内酯信号的受体 | 第45-46页 |
·ext-M1B参与水稻独角金内酯抑制分蘖途径调控模型 | 第46-47页 |
·水稻ext-M1B的图位克隆 | 第47页 |
·表达载体的构建 | 第47-48页 |
·实时荧光定量PCR在基因表达分析中的应用 | 第48-49页 |
·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 | 第48页 |
·实时荧光定量PCR基因表达分析中的分析方法 | 第48-49页 |
5.后续实验展望 | 第49-50页 |
·完成转化植株的田间鉴定和表达分析 | 第49页 |
·目的基因的时空表达和亚细胞定位 | 第49页 |
·利用酵母双杂交技术筛选ext-M1B编码F-box特异识别的靶蛋白 | 第49-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6页 |
致谢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