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民事起诉条件
中文摘要 | 第2-3页 |
Abstract | 第3页 |
绪论 | 第6-11页 |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6-8页 |
二、文献综述 | 第8-9页 |
三、主要内容 | 第9-11页 |
第一章 民事起诉条件概述 | 第11-21页 |
第一节 民事起诉条件概念及其基本原理归属 | 第11-13页 |
一、起诉条件的概念 | 第11页 |
二、民事诉讼过程的阶段构造 | 第11-12页 |
三、起诉条件与诉权保护 | 第12页 |
四、起诉条件与诉讼系属之间关系的原理 | 第12-13页 |
第二节 国外民事诉讼起诉条件域外考察 | 第13-19页 |
一、大陆法系主要国家关于起诉条件的制度 | 第13-15页 |
二、英美法系主要国家关于起诉条件的制度 | 第15-17页 |
三、大陆法系与英美法系比较研究 | 第17页 |
四、对国外民事诉讼起诉条件的总体评价 | 第17-19页 |
本章小结 | 第19-21页 |
第二章 我国民事起诉条件的现状与评析 | 第21-38页 |
第一节 现行起诉条件的制度层面表述与司法实践 | 第21-27页 |
一、诉讼成立要件 | 第21-22页 |
二、诉讼要件 | 第22-23页 |
三、权利保护要件 | 第23-25页 |
四、政策性条件 | 第25-27页 |
第二节 我国民事起诉条件的理论和制度基础评析 | 第27-30页 |
一、移植前苏联的二元诉权说,理论研究落后 | 第27-29页 |
二、实行职权主义诉讼模式,权利意识淡薄 | 第29-30页 |
第三节 我国民事起诉条件存在的问题分析 | 第30-37页 |
一、起诉条件并非控制滥诉的适宜途径 | 第30-31页 |
二、高阶化起诉条件制约了司法功能的充分发挥 | 第31-34页 |
三、起诉阶段当事人缺乏基本程序保障权 | 第34-36页 |
四、受理环节为司法腐败创造了程序空间 | 第36-37页 |
本章小结 | 第37-38页 |
第三章 重构我国民事起诉条件的理性思考 | 第38-48页 |
第一节 重构我国民事起诉条件的理论基础 | 第38-39页 |
一、诉权保护 | 第38页 |
二、民事诉讼过程的阶段构造理论 | 第38-39页 |
三、民事起诉权与民事实体权利的分离 | 第39页 |
第二节 重构我国民事起诉条件的宗旨 | 第39-40页 |
一、保障公民接近正义的道路通畅 | 第39页 |
二、与整个诉讼程序的改革相配套 | 第39-40页 |
第三节 重构我国民事起诉条件的具体建议 | 第40-47页 |
一、理论界和实务部门两种具有代表性的观点 | 第40-41页 |
二、对以上两种观点的评析 | 第41-45页 |
三、重构我国民事起诉条件的具体建议 | 第45-47页 |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结语 | 第48-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1页 |
致谢 | 第51-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