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7-9页 |
ABSTRACT | 第9-10页 |
前言 | 第11-12页 |
文献回顾 | 第12-32页 |
第一部分 3TAT-DRBD 融合蛋白的原核表达及纯化 | 第32-61页 |
1 材料 | 第32-37页 |
1.1 载体 | 第32-33页 |
1.2 菌种 | 第33页 |
1.3 主要试剂 | 第33-34页 |
1.4 常用缓冲液及培养基 | 第34-37页 |
1.5 主要仪器 | 第37页 |
2 方法 | 第37-48页 |
2.1 构建重组质粒 | 第37-45页 |
2.2 3TAT-DRBD 融合蛋白的表达及鉴定 | 第45-48页 |
3 结果 | 第48-59页 |
3.1 DNA 重组 | 第48-57页 |
3.2 蛋白表达 | 第57-59页 |
4 讨论 | 第59-61页 |
第二部分 3TAT-DRBD 融合蛋白的初步功能验证 | 第61-65页 |
1 材料 | 第61-62页 |
2 方法 | 第62页 |
2.1 3TAT-DRBD 融合蛋白的 siRNA 结合活性验证 | 第62页 |
2.2 3TAT-DRBD 融合蛋白穿膜功能鉴定 | 第62页 |
3 结果 | 第62-64页 |
3.1 3TAT-DRBD 融合蛋白 siRNA 结合活性鉴定 | 第62-63页 |
3.2 3TAT-DRBD 融合蛋白穿膜功能鉴定 | 第63-64页 |
4 讨论 | 第64-65页 |
第三部分 SA 基因片段合成 | 第65-72页 |
1 材料 | 第65页 |
2 方法 | 第65-68页 |
2.1 目的基因 SA-N、SA-M2 合成 | 第65-67页 |
2.2 SA-M1 以 SA-N 为模板通过 PCR 获得 | 第67-68页 |
3 结果 | 第68-71页 |
3.1 pQE60-SA-N/SA-M2 的双酶切鉴定 | 第68页 |
3.2 pQE60-SA-N/SA-M2 测序鉴定 | 第68-70页 |
3.3 pQE60-SA-N/SA-M2 分析比对 | 第70-71页 |
3.4 PCR 获得 SA-M1 | 第71页 |
4 讨论 | 第71-72页 |
小结 | 第72-73页 |
参考文献 | 第73-80页 |
个人简历和研究成果 | 第80-81页 |
致谢 | 第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