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缩略语/符号说明 | 第10-12页 |
前言 | 第12-14页 |
一、烟雾吸入性损伤模型的制作 | 第14-28页 |
1.1 对象和方法 | 第14-20页 |
1.1.1 主要仪器和试剂 | 第14页 |
1.1.2 实验动物 | 第14页 |
1.1.3 致伤设备 | 第14-15页 |
1.1.4 致伤方法 | 第15页 |
1.1.5 检测指标 | 第15-20页 |
1.1.6 统计学方法 | 第20页 |
1.2 结果 | 第20-25页 |
1.2.1 血清TNF-α含量 | 第20-21页 |
1.2.2 血清IL-6含量 | 第21-22页 |
1.2.3 血清IL-10含量 | 第22页 |
1.2.4 肺系数 | 第22-23页 |
1.2.5 肺组织匀浆MDA含量 | 第23-24页 |
1.2.6 肺组织匀浆MPO含量 | 第24页 |
1.2.7 肺组织匀浆SOD含量 | 第24-25页 |
1.2.8 病理学观察 | 第25页 |
1.3 讨论 | 第25-27页 |
1.3.1 烟雾吸入性损伤动物模型的制作 | 第25-26页 |
1.3.2 烟雾吸入性损伤模型的致伤效果 | 第26-27页 |
1.4 小结 | 第27-28页 |
二、氮硝基左旋精氨酸对烟雾吸入性损伤大鼠肺保护作用的研究 | 第28-43页 |
2.1 对象和方法 | 第28-34页 |
2.1.1 主要仪器和试剂 | 第28页 |
2.1.2 实验动物 | 第28页 |
2.1.3 试验方法 | 第28-29页 |
2.1.4 检测指标 | 第29-34页 |
2.1.5 统计学方法 | 第34页 |
2.2 结果 | 第34-39页 |
2.2.1 血清IL-6,IL-10及TNF-a含量 | 第34-36页 |
2.2.2 肺系数 | 第36-37页 |
2.2.3 肺组织匀浆MDA、MPO、SOD含量 | 第37-38页 |
2.2.4 病理学观察 | 第38-39页 |
2.3 讨论 | 第39-42页 |
2.4 小结 | 第42-43页 |
结论 | 第43-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8页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第48-49页 |
附录 | 第49-51页 |
综述 | 第51-64页 |
综述参考文献 | 第60-64页 |
致谢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