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5-7页 |
| Abstract | 第7-9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7-28页 |
|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第17-18页 |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8-25页 |
| 1.2.1 能源互联网发展动态 | 第18-21页 |
| 1.2.2 储能应用的研究动态 | 第21-22页 |
| 1.2.3 需求响应的研究动态 | 第22-25页 |
| 1.3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25-28页 |
| 第2章 直接负荷控制技术发展现状 | 第28-37页 |
| 2.1 引言 | 第28页 |
| 2.2 DLC概述 | 第28-31页 |
| 2.2.1 DLC负荷的特点、分类与DLC控制方式 | 第28-29页 |
| 2.2.2 DLC基本原理 | 第29-31页 |
| 2.3 DLC的效益 | 第31-32页 |
| 2.4 DLC参与方利益分析 | 第32-35页 |
| 2.4.1 电力公司利益 | 第32-33页 |
| 2.4.2 用户利益 | 第33页 |
| 2.4.3 电动汽车充电站利益 | 第33-35页 |
| 2.5 DLC研究的不足与发展趋势 | 第35-36页 |
| 2.6 本章小结 | 第36-37页 |
| 第3章 考虑用户热舒适水平的直接负荷控制模型与决策研究 | 第37-50页 |
| 3.1 引言 | 第37-38页 |
| 3.2 用户热舒适水平 | 第38-39页 |
| 3.2.1 热舒适标准 | 第38页 |
| 3.2.2 最小热焓估计 | 第38-39页 |
| 3.3 DLC反弹负荷分析 | 第39-42页 |
| 3.4 DLC模糊逻辑决策 | 第42-45页 |
| 3.4.1 模糊逻辑控制器设计 | 第42-43页 |
| 3.4.2 参数模糊化 | 第43页 |
| 3.4.3 模糊规则设计 | 第43-45页 |
| 3.5 仿真分析 | 第45-49页 |
| 3.5.1 负荷关断时长分析 | 第45-48页 |
| 3.5.2 节能效益分析 | 第48-49页 |
| 3.6 本章小结 | 第49-50页 |
| 第4章 适应清洁能源消纳的配电网直接负荷控制模型与仿真研究 | 第50-70页 |
| 4.1 引言 | 第50-51页 |
| 4.2 集群TCLs动态响应分析 | 第51-54页 |
| 4.2.1 集群TCLs负荷模型 | 第51-52页 |
| 4.2.2 集群TCLs动态响应分析 | 第52-54页 |
| 4.3 面向控制的集群TCLs模型研究 | 第54-60页 |
| 4.3.1 集群TCLs自由响应动态模型 | 第54-56页 |
| 4.3.2 集群TCLs强制响应动态模型 | 第56-57页 |
| 4.3.3 有限维状态空间模型 | 第57-59页 |
| 4.3.4 离散化动态模型的仿真 | 第59-60页 |
| 4.4 集群TCLs风电消纳跟踪控制策略 | 第60-63页 |
| 4.4.1 输出跟踪控制模型 | 第60-61页 |
| 4.4.2 滑模变结构控制策略 | 第61-63页 |
| 4.5 仿真分析 | 第63-68页 |
| 4.5.1 集群TCLs系统自由响应仿真 | 第64-65页 |
| 4.5.2 集群TCLs系统强制响应仿真 | 第65-67页 |
| 4.5.3 用户用电舒适性分析 | 第67-68页 |
| 4.6 本章小结 | 第68-70页 |
| 第5章 直接负荷控制虚拟储能特性研究 | 第70-85页 |
| 5.1 引言 | 第70-71页 |
| 5.2 集群ACLs虚拟储能容量分析 | 第71-75页 |
| 5.2.1 ACL热力学参数模型 | 第71-72页 |
| 5.2.2 集群ACLs虚拟储能特性研究 | 第72-75页 |
| 5.3 集群ACLs模型与控制研究 | 第75-78页 |
| 5.3.1 集群ACLs状态空间模型 | 第75-77页 |
| 5.3.2 平抑风电波动的控制策略 | 第77-78页 |
| 5.4 仿真分析 | 第78-83页 |
| 5.4.1 风电-储能出力分析 | 第78-80页 |
| 5.4.2 风电-储能-集群ACLs出力 | 第80-83页 |
| 5.5 本章小结 | 第83-85页 |
| 第6章 适应清洁能源消纳的配电网集群电动汽车充电负荷模型与控制策略研究 | 第85-96页 |
| 6.1 引言 | 第85-86页 |
| 6.2 面向控制的电动汽车充电负荷模型 | 第86-88页 |
| 6.2.1 充电负荷模型研究 | 第87-88页 |
| 6.2.2 充电负荷状态空间模型 | 第88页 |
| 6.3 充电负荷模型仿真 | 第88-90页 |
| 6.3.1 蒙特卡洛模型 | 第88-89页 |
| 6.3.2 充电负荷状态空间动态模型 | 第89-90页 |
| 6.4 充电负荷控制策略研究 | 第90-92页 |
| 6.5 仿真分析 | 第92-94页 |
| 6.5.1 算例描述 | 第92-93页 |
| 6.5.2 仿真结果分析 | 第93-94页 |
| 6.6 本章小结 | 第94-96页 |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第96-98页 |
| 参考文献 | 第98-108页 |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108-109页 |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工作 | 第109-110页 |
| 致谢 | 第110-111页 |
| 作者简介 | 第11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