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1 前言 | 第9-12页 |
1.1 引言 | 第9页 |
1.2 炔雌醇 | 第9-10页 |
1.2.1 炔雌醇的理化性质及用途 | 第9-10页 |
1.2.2 炔雌醇多晶型研究进展 | 第10页 |
1.3 研究内容 | 第10-12页 |
2 炔雌醇多晶型筛选及表征 | 第12-22页 |
2.1 文献综述 | 第12-15页 |
2.1.1 多晶型筛选 | 第12-13页 |
2.1.2 多晶型表征方法 | 第13-15页 |
2.2 炔雌醇多晶型筛选与表征实验研究 | 第15-17页 |
2.2.1 主要试剂及仪器 | 第15页 |
2.2.2 炔雌醇多晶型的制备 | 第15-16页 |
2.2.3 炔雌醇多晶型晶体结果分析 | 第16-17页 |
2.2.4 炔雌醇多晶型的表征 | 第17页 |
2.3 表征结果与讨论 | 第17-21页 |
2.3.1 X-射线粉末衍射(XRPD)分析 | 第17-18页 |
2.3.2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分析 | 第18-19页 |
2.3.3 拉曼光谱(Raman)分析 | 第19页 |
2.3.4 差示扫描量热(DSC)分析 | 第19-20页 |
2.3.5 热重(TGA)分析 | 第20-21页 |
2.4 小结 | 第21-22页 |
3 炔雌醇多晶型结晶热力学性质的研究 | 第22-33页 |
3.1 理论基础 | 第22-25页 |
3.1.1 固液相平衡理论 | 第22-24页 |
3.1.2 溶解度研究方法 | 第24-25页 |
3.2 实验研究 | 第25-27页 |
3.2.1 实验药品及仪器 | 第25-26页 |
3.2.2 溶解度测定实验装置及方法 | 第26页 |
3.2.3 溶解度测定实验步骤 | 第26-27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27-32页 |
3.3.1 溶解度测定结果 | 第27-28页 |
3.3.2 溶解度数据关联 | 第28-30页 |
3.3.3 溶解热力学性质 | 第30-32页 |
3.4 小结 | 第32-33页 |
4 炔雌醇多晶型成核动力学及机理的研究 | 第33-45页 |
4.1 文献综述 | 第33-37页 |
4.1.1 成核理论 | 第33-34页 |
4.1.2 介稳区与其影响因素 | 第34-36页 |
4.1.3 介稳区研究方法 | 第36页 |
4.1.4 诱导期与其影响因素 | 第36-37页 |
4.1.5 诱导期研究方法 | 第37页 |
4.2 实验研究 | 第37-39页 |
4.2.1 实验原料及仪器 | 第37页 |
4.2.2 介稳区的测定 | 第37-38页 |
4.2.3 诱导期的测定 | 第38-39页 |
4.2.4 所成核晶型分析 | 第39页 |
4.3 结果与讨论 | 第39-44页 |
4.3.1 结晶条件对介稳区宽度的影响 | 第39-41页 |
4.3.2 结晶条件对诱导期的影响 | 第41-42页 |
4.3.3 诱导期成核晶型分析 | 第42-43页 |
4.3.4 诱导期成核参数估算 | 第43-44页 |
4.4 小结 | 第44-45页 |
5 炔雌醇甲醇溶剂化合物及晶型Ⅱ热分析动力学研究 | 第45-55页 |
5.1 热分析动力学的应用 | 第45页 |
5.2 热分析基本原理 | 第45-47页 |
5.2.1 等转化率法(model-free) | 第45-46页 |
5.2.2 热分解动力学函数的确定 | 第46页 |
5.2.3 热分解指前因子求解 | 第46-47页 |
5.3 实验部分 | 第47-48页 |
5.3.1 主要试剂及仪器 | 第47-48页 |
5.3.2 实验方法 | 第48页 |
5.4 炔雌醇甲醇溶剂化合物热分解结果与讨论 | 第48-51页 |
5.4.1 炔雌醇甲醇溶剂化合物热分解过程 | 第48-49页 |
5.4.2 炔雌醇甲醇溶剂化合物热分解动力学函数确定 | 第49-50页 |
5.4.3 炔雌醇甲醇溶剂化合物热分解指前因子求解 | 第50-51页 |
5.5 炔雌醇晶型Ⅱ热分解结果与讨论 | 第51-54页 |
5.5.1 炔雌醇晶型Ⅱ热分解过程 | 第51-52页 |
5.5.2 炔雌醇晶型Ⅱ热分解动力学函数确定 | 第52-53页 |
5.5.3 炔雌醇晶型Ⅱ热分解指前因子求解 | 第53-54页 |
5.6 小结 | 第54-55页 |
6 炔雌醇甲醇溶剂化合物制备工艺研究 | 第55-59页 |
6.1 在甲醇溶剂中的结晶行为 | 第55-56页 |
6.2 在甲醇与水混合溶剂中的结晶行为 | 第56-58页 |
6.3 溶析结晶行为 | 第58页 |
6.4 小结 | 第58-59页 |
7 结论与展望 | 第59-61页 |
8 参考文献 | 第61-67页 |
9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相关学术论文 | 第67-68页 |
10 致谢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