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诉讼中翻供问题研究
| 摘要 | 第3-4页 |
| ABSTRACT | 第4页 |
| 引言 | 第7-8页 |
| 第一章 翻供概述 | 第8-10页 |
| 第二章 我国刑诉诉讼中翻供现象考察 | 第10-25页 |
| 一、翻供的现状与特点 | 第10-12页 |
| (一) 翻供现象仍具普遍性 | 第10页 |
| (二) 审查起诉阶段较集中 | 第10-11页 |
| (三) 翻供具备特定规律性 | 第11-12页 |
| 二、翻供的理由及其对刑事诉讼的影响 | 第12-17页 |
| (一) 翻供的理由 | 第12-13页 |
| (二) 翻供对刑事诉讼的影响 | 第13-17页 |
| 三、翻供的成因分析 | 第17-25页 |
| (一) 心理原因 | 第17-20页 |
| (二) 制度原因 | 第20-25页 |
| 第三章 翻供的应对策略 | 第25-31页 |
| 一、侦查取证中的应对策略 | 第25-27页 |
| (一) 充分听取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辩解 | 第25页 |
| (二) 注重间接证据的收集 | 第25-26页 |
| (三) 坚持快侦快结、提高诉讼效率 | 第26页 |
| (四) 及时兑现相关法律政策 | 第26-27页 |
| 二、庭审的证据审查 | 第27-31页 |
| (一) 遵循证据采信的一般原则 | 第27-28页 |
| (二) 分析翻供的原因审查判断翻供真伪 | 第28页 |
| (三) 审查由供到证还是由证到供判断翻供真伪 | 第28-29页 |
| (四) 审查案件其他重要证据是否确实充分 | 第29-31页 |
| 第四章 减少翻供的制度完善路径 | 第31-42页 |
| 一、确立有限“沉默权”制度 | 第31-33页 |
| 二、完善非法证据排除原则 | 第33-36页 |
| (一) 确定程序启动标准 | 第35页 |
| (二) 排除对象的详加界定 | 第35-36页 |
| (三) 排除程序要相对独立 | 第36页 |
| 三、扩大律师的程序参与权 | 第36-39页 |
| (一) 充分确保律师在侦查阶段的权利 | 第37页 |
| (二) 保障律师的调查取证权 | 第37-38页 |
| (三) 完善律师的刑事辩护豁免权 | 第38-39页 |
| 四、改革并完善监管制度 | 第39-40页 |
| (一) 改革现有监管体制 | 第39页 |
| (二) 改革管理模式 | 第39-40页 |
| (三) 加强在押人员管理 | 第40页 |
| 五、全面推行讯问全程同步录像制度 | 第40-42页 |
| 结语 | 第42-43页 |
| 参考文献 | 第43-45页 |
| 致谢 | 第4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