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13-23页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13-14页 |
1.2 相关文献综述 | 第14-21页 |
1.2.1 国内外关于城市网络的研究 | 第14-17页 |
1.2.2 国内外关于边疆地区的研究 | 第17-19页 |
1.2.3 国内外关于开放对区域空间结构的影响研究 | 第19-20页 |
1.2.4 同类研究评述 | 第20-21页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21-23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21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21-22页 |
1.3.3 研究框架 | 第22-23页 |
第二章 开放条件下边疆地区城市经济联系网络结构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23-31页 |
2.1 空间互动与城市网络 | 第23-25页 |
2.1.1 空间相互作用理论 | 第23-24页 |
2.1.2 世界城市网络理论 | 第24-25页 |
2.2 核心—边缘理论 | 第25-27页 |
2.3 开放影响边疆城市经济联系网络结构的相关理论 | 第27-31页 |
2.3.1 开放与区域空间结构 | 第27-29页 |
2.3.2 开放因素影响边疆地区城市经济联系网络结构的作用机理 | 第29-31页 |
第三章 边疆地区城市经济联系网络测度及结构特征识别——以滇桂为例 | 第31-47页 |
3.1 滇桂地区城市发展及对外开放现状 | 第31-34页 |
3.1.1 经济发展迅速,增长趋势稳定 | 第31-32页 |
3.1.2 经济增长不平衡,内部发展差距较大 | 第32-33页 |
3.1.3 开放水平提高,集中趋势明显 | 第33-34页 |
3.2 边疆地区城市经济联系网络测度——基于改进引力模型 | 第34-36页 |
3.2.1 模型构建 | 第34页 |
3.2.2 引力模型计算结果 | 第34-36页 |
3.3 边疆地区城市经济联系网络结构特征识别 | 第36-47页 |
3.3.1 中心性分析 | 第36-41页 |
3.3.2 平均距离及凝聚力指数分析 | 第41-42页 |
3.3.3 网络密度分析 | 第42页 |
3.3.4 核心—边缘分析 | 第42-47页 |
第四章 开放因素对滇桂地区城市经济联系网络结构的影响分析 | 第47-55页 |
4.1 模型构建及变量选取 | 第47-49页 |
4.1.1 模型构建 | 第47-48页 |
4.1.2 变量选取 | 第48-49页 |
4.2 实证结果分析 | 第49-52页 |
4.3 开放因素对滇桂地区城市经济联系网络结构的影响机制 | 第52-55页 |
4.3.1 集聚与扩散机制 | 第52-53页 |
4.3.2 外部性传导机制 | 第53-54页 |
4.3.3 竞争与合作机制 | 第54-55页 |
第五章 开放维度下完善滇桂地区城市经济联系网络的对策建议 | 第55-59页 |
5.1 充分发挥对外开放优势,着力推动沿边城市发展 | 第55-56页 |
5.2 提升内外通达程度,扩大开放溢出效应 | 第56-58页 |
5.3 创新沿边发展模式,积极融入开放大潮 | 第58-59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9-61页 |
6.1 主要结论 | 第59页 |
6.2 创新与不足 | 第59-60页 |
6.2.1 研究的创新点 | 第60页 |
6.2.2 不足之处 | 第60页 |
6.3 研究展望 | 第60-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6页 |
致谢 | 第66-68页 |
附录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