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7页 |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第9-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 | 第11-15页 |
1.2.1 混凝土徐变 | 第11-13页 |
1.2.2 混凝土的非线性徐变 | 第13-15页 |
1.3 非线性徐变模型 | 第15页 |
1.4 本文的研究内容与结构安排 | 第15-17页 |
第二章 混凝土长期变形设备的研制 | 第17-23页 |
2.1 现有设备的论述 | 第17-18页 |
2.2 设备设计 | 第18-21页 |
2.2.1 设计思路 | 第18页 |
2.2.2 设备细部构造的设计 | 第18-21页 |
2.3 设备的工作原理 | 第21-23页 |
第三章 具有初始损伤的混凝土徐变试验研究 | 第23-58页 |
3.1 概述 | 第23页 |
3.2 混凝土初始损伤的引入 | 第23-43页 |
3.2.1 碱骨料反应试验 | 第23-37页 |
3.2.2 高温加热试验 | 第37-43页 |
3.3 混凝土的非线性徐变试验 | 第43-56页 |
3.3.1 试验设计 | 第44-45页 |
3.3.2 超声波检测试验 | 第45-47页 |
3.3.3 混凝土非线性徐变试验 | 第47-48页 |
3.3.4 数据处理分析 | 第48-56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56-58页 |
第四章 混凝土徐变与损伤的耦合研究 | 第58-70页 |
4.1 初始损伤对混凝土徐变的影响规律 | 第58-65页 |
4.1.1 徐变荷载下应力应变图的特点 | 第58-60页 |
4.1.2 徐变中混凝土应变与持荷时间关系 | 第60-61页 |
4.1.3 徐变中混凝土破坏时间与持荷强度的关系 | 第61-62页 |
4.1.4 徐变中混凝土破坏时间与持荷水平的关系 | 第62-64页 |
4.1.5 持荷水平对徐变稳定段的影响 | 第64-65页 |
4.2 混凝土徐变对损伤的影响规律 | 第65-68页 |
4.2.1 混凝土徐变中损伤发展规律 | 第65-67页 |
4.2.2 混凝土徐变对损伤的影响 | 第67-68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68-70页 |
第五章 基于统计损伤理论的混凝土非线性徐变模型 | 第70-79页 |
5.1 混凝土徐变的固化徐变B3模型理论 | 第70-72页 |
5.2 混凝土统计损伤本构模型 | 第72-73页 |
5.2.1 统计损伤理论的概念 | 第72-73页 |
5.2.2 静力统计损伤本构模型 | 第73页 |
5.3 基于B3模型建立混凝土线性徐变模型 | 第73-76页 |
5.3.1 混凝土非线性徐变分析 | 第73-74页 |
5.3.2 混凝土的损伤与徐变耦合关系分析 | 第74-76页 |
5.4 计算结果和讨论 | 第76-77页 |
5.4.1 计算参数 | 第76页 |
5.4.2 不同持续荷载下混凝土徐变应变随时间演化过程 | 第76-77页 |
5.4.3 不同持续荷载下混凝土损伤随时间演化过程 | 第77页 |
5.5 小结 | 第77-79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9-81页 |
6.1 主要结论 | 第79页 |
6.2 研究展望 | 第79-81页 |
致谢 | 第81-82页 |
参考文献 | 第82-85页 |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著及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8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