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1 绪论 | 第11-19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1页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1-12页 |
1.2.1 研究目的 | 第11-12页 |
1.2.2 研究意义 | 第12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6页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3-16页 |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第16-19页 |
1.4.1 研究内容 | 第16-18页 |
1.4.2 研究方法 | 第18-19页 |
2 工商银行J分行财务风险现状分析 | 第19-23页 |
2.1 工商银行J分行概况 | 第19-20页 |
2.1.1 工商银行J分行概况 | 第19页 |
2.1.2 工商银行J分行经营现状 | 第19-20页 |
2.2 工商银行J分行财务风险现状 | 第20-23页 |
2.2.1 资产质量风险 | 第20-21页 |
2.2.2 流动性风险 | 第21页 |
2.2.3 资本风险 | 第21-22页 |
2.2.4 盈利风险 | 第22页 |
2.2.5 管理风险 | 第22-23页 |
3 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的工商银行J分行财务风险评价分析 | 第23-36页 |
3.1 工商银行J分行财务风险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的构建 | 第23-31页 |
3.1.1 模糊综合评价法的基本原理 | 第23-25页 |
3.1.2 评价指标的选取 | 第25-30页 |
3.1.3 运用熵值赋权法确定权重 | 第30页 |
3.1.4 建立工商银行J分行财务风险模糊综合评价模型 | 第30-31页 |
3.2 工商银行J分行则务风险的综合评判 | 第31-36页 |
4 工商银行J分行财务风险的原因分析 | 第36-39页 |
4.1 外部原因 | 第36-37页 |
4.1.1 政府干预影响逐渐减弱 | 第36页 |
4.1.2 客户经济条件变化引发贷款的财务风险 | 第36-37页 |
4.1.3 贷款出现集中化和政府化 | 第37页 |
4.2 内部原因 | 第37-39页 |
4.2.1 风险意识淡薄 | 第37页 |
4.2.2 风险管理组织架构不够完善 | 第37-38页 |
4.2.3 会计内部控制系统与业务发展不协调 | 第38页 |
4.2.4 员工综合素质未达到应有水平 | 第38-39页 |
5 工商银行J分行财务风险的应对策略 | 第39-45页 |
5.1 制定财务风险控制战略 | 第39-40页 |
5.1.1 拓展财务风险管理范围 | 第39页 |
5.1.2 建立全程财务风险管控机制 | 第39页 |
5.1.3 构建全员风险管理文化体系 | 第39-40页 |
5.1.4 实行全新的财务风险管理方法 | 第40页 |
5.1.5 实施全额财务风险计量 | 第40页 |
5.2 实行集中统一的财务风险管理组织架构 | 第40-41页 |
5.2.1 设置独立的风险管理组织机构 | 第40-41页 |
5.2.2 明确风险管理部门职能划分 | 第41页 |
5.3 完善财务风险控制机制 | 第41-43页 |
5.3.1 建立财务风险预警制度 | 第41-42页 |
5.3.2 提升信贷资产质量管理水平 | 第42-43页 |
5.3.3 推进利率敏感性风险管理 | 第43页 |
5.4 提升员工的职业素养 | 第43-45页 |
5.4.1 提高员工法律知识水平 | 第43-44页 |
5.4.2 提高从业人员综合素质 | 第44-45页 |
结论及展望 | 第45-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48页 |
致谢 | 第48-49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