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山地压监测系统的研究与设计
| 摘要 | 第4-5页 |
| ABSTRACT | 第5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9-12页 |
| 1.1 引言 | 第9页 |
| 1.2 课题来源 | 第9页 |
| 1.3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9-10页 |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 1.5 本文的研究内容和工作 | 第11-12页 |
| 第2章 地压监测系统的整体设计 | 第12-18页 |
| 2.1 确定方案 | 第12-13页 |
| 2.2 地压监测系统整体结构 | 第13页 |
| 2.3 地压监测系统组成模块 | 第13-17页 |
| 2.3.1 地压监测系统模块框图 | 第13-14页 |
| 2.3.2 下位机模块 | 第14-15页 |
| 2.3.3 通信模块 | 第15-16页 |
| 2.3.4 上位机模块 | 第16-17页 |
| 2.4 本章小结 | 第17-18页 |
| 第3章 地压监测系统的硬件设计 | 第18-25页 |
| 3.1 基于串口服务器的组网设计 | 第18-20页 |
| 3.1.1 串口服务器简介 | 第18页 |
| 3.1.2 基于串口服务器的组网方案 | 第18-20页 |
| 3.2 声发射模块硬件设计 | 第20-21页 |
| 3.2.1 声发射模块组成 | 第20页 |
| 3.2.2 声发射模块传感器 | 第20-21页 |
| 3.2.3 声发射模块工作原理 | 第21页 |
| 3.3 应力模块硬件设计 | 第21-23页 |
| 3.3.1 应力模块组成 | 第21-22页 |
| 3.3.2 应力模块传感器 | 第22页 |
| 3.3.3 应力模块工作原理 | 第22-23页 |
| 3.4 位移模块硬件设计 | 第23-24页 |
| 3.4.1 位移模块组成 | 第23页 |
| 3.4.2 位移模块传感器 | 第23-24页 |
| 3.4.3 位移模块工作原理 | 第24页 |
| 3.5 本章小结 | 第24-25页 |
| 第4章 地压监测系统的软件设计 | 第25-63页 |
| 4.1 地压监测系统软件总体结构 | 第25-26页 |
| 4.1.1 软件实现环境 | 第25-26页 |
| 4.1.2 软件总体结构 | 第26页 |
| 4.2 用户登录模块设计 | 第26-28页 |
| 4.3 数据库相关设计 | 第28-33页 |
| 4.4 声发射模块软件设计 | 第33-39页 |
| 4.4.1 声发射模块通信协议 | 第33-34页 |
| 4.4.2 声发射数据采集模块设计 | 第34-39页 |
| 4.4.3 声发射数据监测模块设计 | 第39页 |
| 4.5 应力模块软件设计 | 第39-54页 |
| 4.5.1 应力模块通信协议 | 第40页 |
| 4.5.2 应力数据采集模块设计 | 第40-53页 |
| 4.5.3 应力数据监测模块设计 | 第53-54页 |
| 4.6 位移模块软件设计 | 第54-60页 |
| 4.6.1 位移模块通信协议 | 第54-55页 |
| 4.6.2 位移数据采集模块设计 | 第55-59页 |
| 4.6.3 位移数据监测模块设计 | 第59-60页 |
| 4.7 WEB端监测设计 | 第60-62页 |
| 4.8 本章小结 | 第62-63页 |
| 第5章 地压监测系统的现场实现 | 第63-74页 |
| 5.1 硬件系统搭建 | 第63-64页 |
| 5.2 软件设置 | 第64-68页 |
| 5.2.1 串口配置 | 第64-66页 |
| 5.2.2 监测软件参数设置 | 第66-68页 |
| 5.3 监测界面 | 第68-73页 |
| 5.4 本章小结 | 第73-74页 |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4-76页 |
| 6.1 总结 | 第74-75页 |
| 6.2 展望 | 第75-76页 |
| 致谢 | 第76-77页 |
| 参考文献 | 第77-81页 |
| 附录1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81-82页 |
| 附录2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 第82-83页 |
| 详细摘要 | 第83-8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