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17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2-13页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1.2.1 等值线矢量化技术 | 第13-14页 |
1.2.2 曲面重建方法 | 第14页 |
1.3 本文主要工作与贡献 | 第14-15页 |
1.4 论文结构 | 第15-17页 |
第二章 相关理论基础 | 第17-31页 |
2.1 图像分割技术 | 第17-18页 |
2.2 轮廓提取方法 | 第18-24页 |
2.2.1 基于边缘检测的轮廓提取 | 第19页 |
2.2.2 水平集边缘提取 | 第19-24页 |
2.3 骨架提取方法 | 第24-27页 |
2.3.1 骨架的定义 | 第24-25页 |
2.3.2 骨架的性质 | 第25-26页 |
2.3.3 骨架提取常用方法 | 第26-27页 |
2.4 等值线矢量化技术 | 第27-29页 |
2.5 字符识别技术 | 第29-30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30-31页 |
第三章 基于图像分割的全自动等值线矢量化及曲面重建流程 | 第31-49页 |
3.1 引言 | 第31页 |
3.2 全自动等值线矢量化及曲面重建流程 | 第31-48页 |
3.2.1 图像预处理 | 第32-34页 |
3.2.2 水平集演化 | 第34-36页 |
3.2.3 等值线和数字的分离 | 第36-37页 |
3.2.4 全自动等值线矢量化 | 第37页 |
3.2.5 数字识别 | 第37-42页 |
3.2.6 等值线与数字匹配 | 第42页 |
3.2.7 三维曲面重建 | 第42-48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第四章 基于图像分割的全自动等值线矢量化方法 | 第49-60页 |
4.1 引言 | 第49页 |
4.2 基于图像分割的全自动等值线矢量化流程 | 第49页 |
4.3 基于图像分割的全自动等值线矢量化方法 | 第49-59页 |
4.3.1 等值线轮廓提取 | 第49-53页 |
4.3.2 等值线骨架提取 | 第53-55页 |
4.3.3 等值线追踪 | 第55-59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9-60页 |
第五章 全自动等值线曲面重建及可视化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 第60-71页 |
5.1 引言 | 第60页 |
5.2 系统的总体设计目标 | 第60页 |
5.3 系统的功能分析 | 第60-61页 |
5.4 系统的总体框架设计 | 第61-63页 |
5.5 系统开发工具与环境 | 第63页 |
5.6 系统功能模块设计与实现 | 第63-68页 |
5.6.1 算法管理模块 | 第63-66页 |
5.6.2 二维人机交互模块 | 第66-68页 |
5.7 效果展示 | 第68-70页 |
5.8 本章小结 | 第70-71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71-73页 |
6.1 工作总结 | 第71-72页 |
6.2 工作展望 | 第72-73页 |
致谢 | 第73-74页 |
参考文献 | 第74-77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