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绪论 | 第8-11页 |
一、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 | 第8-9页 |
二、研究内容、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研究重点、创新性等 | 第9-11页 |
第1章《四书》对《诗》的引用 | 第11-28页 |
1.1 “引诗”范围的界定 | 第11页 |
1.2《四书》引《诗》状况统计 | 第11-28页 |
1.2.1《大学》引《诗》 | 第13-15页 |
1.2.2《中庸》引《诗》 | 第15-17页 |
1.2.3《论语》引《诗》 | 第17-21页 |
1.2.4《孟子》引《诗》 | 第21-28页 |
第2章《四书》引《诗》的特点 | 第28-43页 |
2.1《大学》、《中庸》引《诗》特点分析 | 第28页 |
2.2《论语》引《诗》特点分析 | 第28-29页 |
2.3《孟子》引《诗》特点分析 | 第29-31页 |
2.4《四书》引《诗》所体现的共同思想 | 第31-43页 |
第3章《四书》对引《诗》内涵的传承与改造 | 第43-49页 |
3.1《四书》对引《诗》内涵的传承 | 第43-44页 |
3.2《四书》对引《诗》内涵的改造 | 第44-49页 |
第4章《四书》引《诗》对于后世的影响 | 第49-52页 |
4.1 利用《诗经》做为理论依据,加强说服力 | 第49-50页 |
4.2 提升了《诗》在人们心中的文学地位 | 第50-52页 |
第5章 结语 | 第52-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5页 |
致谢 | 第55-57页 |
在校期间科研情况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