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论文--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学习和研究论文--毛泽东思想的学习和研究论文

邓小平发展观研究

中文摘要第2-3页
Abstract第3页
绪论第6-10页
    一、研究目的和意义第6-7页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第7-9页
    三、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及方法第9页
    四、本文的创新点第9-10页
第一章 邓小平发展观的形成第10-22页
    第一节 邓小平发展观的理论来源第10-15页
        一、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社会的发展理论第10-12页
        二、列宁的发展学说第12-13页
        三、毛泽东的发展观第13-15页
    第二节 邓小平发展观的现实依据第15-18页
        一、对国际形势和当代世界主题的准确判断第15-16页
        二、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教训的科学总结第16-17页
        三、对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兴衰成败的科学汲取第17-18页
    第三节 邓小平发展观的形成过程第18-22页
        一、邓小平发展观的孕育萌芽阶段第19页
        二、邓小平发展观的形成确立阶段第19-20页
        三、邓小平发展观的发展深化阶段第20-22页
第二章 邓小平发展观的主要内容第22-37页
    第一节 发展地位论第22-24页
        一、发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第22-23页
        二、发展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集中体现第23-24页
    第二节 发展战略论第24-28页
        一、走中国式的现代化发展之路第24-26页
        二、“三步走”的战略构想第26-28页
    第三节 发展规律论第28-31页
        一、台阶论与协调发展的统一第28-29页
        二、改革发展稳定的统一第29-30页
        三、优先发展与共同发展的统一第30-31页
    第四节 发展动力论第31-33页
        一、社会基本矛盾理论的新发展第31-32页
        二、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第32-33页
    第五节 发展的主体论第33-37页
        一、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第33-34页
        二、人民群众的利益是出发点第34-35页
        三、要培养社会主义的“四有”新人第35-37页
第三章 邓小平发展观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第37-44页
    第一节 邓小平发展观的理论意义第37-41页
        一、创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发展理论第37页
        二、丰富发展了毛泽东的发展观第37-40页
        三、奠定了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基础第40-41页
    第二节 邓小平发展观的现实意义第41-44页
        一、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第41-42页
        二、为其它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借鉴第42-44页
结语第44-45页
注释第45-47页
参考文献第47-49页
致谢第49-50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第50-51页

论文共5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毛泽东多党合作思想研究
下一篇:对毛泽东与邓小平批判形式主义的历史考察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