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24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9-11页 |
1.2 视觉通路 | 第11-12页 |
1.3 视网膜的形态学和电生理学特性 | 第12-15页 |
1.3.1 视网膜的形态结构 | 第12-14页 |
1.3.2 视网膜的电生理特性 | 第14-15页 |
1.4 初级视皮层形态学和电生理学特性 | 第15-23页 |
1.4.1 初级视皮层的形态结构 | 第15-16页 |
1.4.2 初级视皮层的电生理特性 | 第16-23页 |
1.5 本文撰写安排 | 第23-24页 |
第二章 实验方法与技术 | 第24-30页 |
2.1 细胞外记录 | 第24-26页 |
2.2 动物准备 | 第26页 |
2.3 实验记录 | 第26-27页 |
2.4 视觉刺激 | 第27-28页 |
2.5 动物实验模型介绍 | 第28-29页 |
2.6 小结 | 第29-30页 |
第三章 视网膜退化的大鼠V1区电生理特性的研究 | 第30-45页 |
3.1 S334ter-3 大鼠V1区方位选择性的变化 | 第30-35页 |
3.2 S334ter-3 大鼠V1区空间和时间频率的变化 | 第35-38页 |
3.3 S334ter-3 大鼠V1区经典感受野的变化 | 第38-40页 |
3.4 讨论 | 第40-44页 |
3.4.1 退化大鼠视网膜的形态变化 | 第40-42页 |
3.4.2 退化大鼠视网膜和初级视皮层功能改变的联系 | 第42-44页 |
3.5 小结 | 第44-45页 |
第四章 结论 | 第45-47页 |
4.1 总结 | 第45-46页 |
4.2 展望 | 第46-47页 |
致谢 | 第47-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5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55-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