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贸易经济论文--中国国内贸易经济论文--商品流通论文--电子贸易、网上贸易论文

中国互联网金融发展与监管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第1章 绪论第10-19页
    1.1 研究背景第10-11页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11-12页
        1.2.1 研究目的第11页
        1.2.2 研究意义第11-12页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第12-16页
        1.3.1 国外研究综述第12-14页
        1.3.2 国内研究综述第14-16页
    1.4 研究内容和方法第16-17页
        1.4.1 研究内容第16页
        1.4.2 研究方法第16-17页
    1.5 研究思路及创新点第17-19页
        1.5.1 研究思路第17页
        1.5.2 可能的创新点第17-19页
第2章 互联网金融概念界定及发展概况第19-28页
    2.1 互联网金融的特点及发展模式第19-21页
        2.1.1 定义和特点第19-20页
        2.1.2 互联网金融的主要模式第20-21页
    2.2 互联网金融发展概况及趋势第21-28页
        2.2.1 传统金融在线化的发展第21-24页
        2.2.2 基于互联网的新金融形式的发展第24-26页
        2.2.3 互联网金融发展的趋势——传统金融与新金融的融合第26-28页
第3章 互联网金融发展的SWOT分析与监管必要性第28-39页
    3.1 互联网金融的优势第28-30页
        3.1.1 互联网金融的支付优势第28-29页
        3.1.2 互联网金融的流程优势第29页
        3.1.3 互联网金融的普惠优势第29页
        3.1.4 互联网金融的整合优势第29-30页
    3.2 互联网金融的劣势第30-33页
        3.2.1 互联网金融的高风险第30-31页
        3.2.2 监管滞后第31-33页
    3.3 互联网金融发展的机会第33-36页
        3.3.1 大量金融需求难以满足为互联网金融提供了发展空间第33页
        3.3.2 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为互联网金融提供了技术保障第33-35页
        3.3.3 宽松的制度环境为互联网金融的创新提供了制度保障第35-36页
    3.4 互联网金融发展的威胁第36-37页
        3.4.1 互联网金融监管体系不完善第36页
        3.4.2 政府监管部门多头监管造成监管空白第36-37页
    3.5 互联网金融监管必要性分析第37-39页
        3.5.1 监管问题束缚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第37页
        3.5.2 改善监管是互联网金融发展的唯一出路第37-39页
第4章 互联网金融发展与监管案例分析:在线理财基金—余额宝第39-47页
    4.1 余额宝发展概况第39-40页
        4.1.1 收益计算方式第39页
        4.1.2 余额宝的特征第39-40页
    4.2 运作优势第40-42页
        4.2.1 卓越的用户体验第40-41页
        4.2.2 收益率较高第41页
        4.2.3 门槛比较低第41-42页
        4.2.4 用户基础厚第42页
    4.3 余额宝的风险第42-45页
    4.4 余额宝监管的缺失第45-47页
        4.4.1 监管主体缺位第45-46页
        4.4.2 监管内容缺失第46-47页
第5章 国外互联网金融发展及监管经验分析——以美国为例第47-55页
    5.1 美国互联网金融发展概况第47-50页
        5.1.1 第三方支付发展概况第47页
        5.1.2 互联网融资、互联网理财概况第47-50页
    5.2 美国互联网金融的监管第50-52页
        5.2.1 美国第三方支付的监管第50-51页
        5.2.2 美国P2P网络借贷平台的监管第51-52页
        5.2.3 美国众筹融资平台的监管第52页
    5.3 国外互联网金融对中国的启示第52-55页
        5.3.1 互联网金融未来发展走向—与传统金融进行融合第52-53页
        5.3.2 互联网金融良性发展的唯一出路——加强监管第53-55页
第6章 中国互联网金融发展和监管对策第55-63页
    6.1 中国互联网金融发展对策第55-59页
        6.1.1 推动传统金融与互联网的融合发展第55-56页
        6.1.2 以差异化的商业模式促进市场繁荣第56-57页
        6.1.3 实现向移动互联网金融的转变升级第57-58页
        6.1.4 打造良好的互联网金融生态系统第58-59页
    6.2 我国互联网金融的监管对策第59-63页
        6.2.1 建立健全的互联网金融监管组织体系第59-60页
        6.2.2 完善互联网金融监管法律第60页
        6.2.3 互联网金融的功能监管第60-61页
        6.2.4 对互联网金融的机构监管第61-63页
第7章 结语第63-64页
参考文献第64-67页
致谢第67页

论文共6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惠民县国税局税收风险管理研究
下一篇:关于出口退税的政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