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金属学与金属工艺论文--刀具、磨料、磨具、夹具、模具和手工具论文--刀具论文--各种材料刀具论文

陶瓷刀具表面微织构对刀具切削性能的影响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符号说明第8-15页
第一章 绪论第15-25页
    1.1 课题研究背景和意义第15-16页
    1.2 表面微织构的研究现状及应用第16-22页
        1.2.1 表面微织构的研究现状第16-19页
        1.2.2 表面微织构在刀具中的应用第19-22页
    1.3 有限元法在研究金属切削过程中的应用第22-24页
    1.4 课题来源及主要研究内容第24页
        1.4.1 课题来源第24页
        1.4.2 主要研究内容第24页
    1.5 本章小结第24-25页
第二章 表面微织构陶瓷刀具的制备、切削实验设计和仿真介绍第25-39页
    2.1 表面微织构陶瓷刀具的制备第25-32页
        2.1.1 实验材料第25-26页
        2.1.2 激光加工技术及激光设备第26-28页
        2.1.3 表面微织构的设计第28-29页
        2.1.4 表面微织构三维形貌的测量和分析第29-32页
    2.2 切削实验设计第32-37页
        2.2.1 工件材料第32-33页
        2.2.2 切削实验设备第33-37页
    2.3 表面微织构陶瓷刀具正交切削的有限元仿真介绍第37-38页
    2.4 本章小结第38-39页
第三章 表面微织构陶瓷刀具切削过程的有限元分析第39-58页
    3.1 表面微织构陶瓷刀具正交切削模型的建立与分析第39-47页
        3.1.1 金属弹塑性成形的有限元理论基础第39-41页
        3.1.2 表面微织构陶瓷刀具几何模型的建立第41页
        3.1.3 表面微织构陶瓷刀具正交切削模型的建立第41-45页
        3.1.4 表面微织构陶瓷刀具正交切削模型的模拟结果分析第45-47页
    3.2 表面微织构的“二次切削”现象第47-48页
    3.3 表面微织构对切削力的影响第48-50页
    3.4 表面微织构对切削温度的影响第50-53页
    3.5 表面微织构对切削应力的影响第53-56页
    3.6 本章小结第56-58页
第四章 表面微织构陶瓷刀具切削45第58-71页
    4.1 实验条件和实验方法第58-59页
    4.2 表面微织构陶瓷刀具切削45第59-67页
        4.2.1 切削力第59-62页
        4.2.2 切削温度第62-65页
        4.2.3 刀屑接触面的平均摩擦系数第65-67页
    4.3 表面微织构陶瓷刀具切削45第67-69页
        4.3.1 切削力第67-68页
        4.3.2 切削温度第68-69页
    4.4 本章小结第69-71页
第五章 表面微织构陶瓷刀具的磨损形貌和磨损机理分析第71-100页
    5.1 实验方案第71页
    5.2 表面微织构陶瓷刀具的磨损分析第71-88页
        5.2.1 表面微织构陶瓷刀具的前刀面磨损第72-82页
        5.2.2 表面微织构陶瓷刀具的后刀面磨损第82-88页
    5.3 表面微织构对切屑的影响第88-92页
        5.3.1 表面微织构陶瓷刀具切削45第88-89页
        5.3.2 表面微织构对切屑尺寸的影响第89-92页
    5.4 表面微织构陶瓷刀具的磨损机理分析第92-98页
    5.5 本章小结第98-100页
结论与展望第100-103页
参考文献第103-108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108-110页
致谢第110页

论文共11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5754-H32铝合金激光焊接接头组织与性能研究
下一篇:焊接缺陷磁光成像特征分析与探伤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