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引言 | 第7-9页 |
第一章 概述 | 第9-16页 |
一、规避和原产地规则的一般概述 | 第9-14页 |
(一) 倾销、规避以及规避的种类 | 第9-12页 |
(二) 原产地规则概述 | 第12-14页 |
二、原产地规则在反规避中的重要性 | 第14-16页 |
第二章 我国反规避中原产地规则现状和问题 | 第16-21页 |
一、我国反规避以及原产地规则立法现状 | 第16-17页 |
二、我国反规避中原产地规则问题 | 第17-21页 |
(一) 原产地认定标准低,没有针对产品性质制定标准 | 第17-18页 |
(二) 立法粗糙导致法律在实践中可操作性不强 | 第18-21页 |
第三章 域外反规避中的原产地规则 | 第21-30页 |
一、美国反规避中的原产地规则 | 第21-23页 |
(一) 美国反规避法以及原产地规则立法概要 | 第21-22页 |
(二) 美国境内及第三国组装规避中原产地认定标准 | 第22-23页 |
二、欧共体反规避中的原产地规则 | 第23-28页 |
(一) 欧共体原产地规则立法概要 | 第24页 |
(二) 欧共体境内及第三国组装规避中原产地认定标准 | 第24-28页 |
三、评析美国和欧共体反规避中原产地规则 | 第28-30页 |
第四章 完善我国原产地规则实现反规避之思考 | 第30-41页 |
一、完善我国原产地规则之依据 | 第30-33页 |
(一) 完善我国原产地规则是实现反规避的必要选择 | 第30-32页 |
(二) 原产地规则制约规避行为是合法的 | 第32页 |
(三) 完善《原产地条例》反规避条款满足我国反规避的需要 | 第32-33页 |
二、完善我国原产地规则实现反规避之立法建议 | 第33-41页 |
(一) 针对不同的产品制定不同的原产地标准 | 第33-35页 |
1、组装产品的原产地认定标准 | 第34页 |
2、高科技产品的原产地认定标准 | 第34页 |
3、配额产品的原产地认定标准 | 第34-35页 |
(二) 细化我国《原产地条例》中的反规避条款 | 第35-41页 |
1、在组装规避的调查中,明确排除适用一般原产地标准 | 第35-36页 |
2、明确组装规避的定义和种类 | 第36页 |
3、明确组装规避的条件 | 第36-39页 |
4、明确主管机关的具体权限 | 第39-41页 |
结语 | 第41-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44页 |
谢辞 | 第44-45页 |
个人简历与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 第4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