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9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9页 |
1.2 扩底桩技术综述 | 第9-11页 |
1.2.1 复合载体夯扩桩 | 第9-10页 |
1.2.2 静压扩底管桩 | 第10页 |
1.2.3 压力注浆扩底桩 | 第10页 |
1.2.4 人工挖孔扩底桩 | 第10-11页 |
1.3 扩底桩承载性状研究综述 | 第11-13页 |
1.4 柱锤夯实扩底灌注桩 | 第13-17页 |
1.4.1 柱锤夯实扩底灌注桩研发概况 | 第14-15页 |
1.4.2 柱锤夯实扩底灌注桩承载机理 | 第15-16页 |
1.4.3 柱锤夯实扩底灌注桩施工工艺 | 第16页 |
1.4.4 柱锤夯实扩底灌注桩设计要点 | 第16-17页 |
1.5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工作 | 第17-19页 |
第二章 柱锤夯实扩底灌注桩模型试验设计与准备 | 第19-33页 |
2.1 基于相似理论的模型桩设计 | 第19-23页 |
2.1.1 相似原理 | 第19-20页 |
2.1.2 主要影响因素 | 第20页 |
2.1.3 相似准则的导出 | 第20-22页 |
2.1.4 模型试验参数的确定 | 第22-23页 |
2.2 试验装置 | 第23-29页 |
2.2.1 试验柱锤 | 第23-25页 |
2.2.2 桩架 | 第25页 |
2.2.3 柱锤牵引与自动脱钩系统 | 第25-27页 |
2.2.4 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 | 第27-29页 |
2.3 试验材料 | 第29页 |
2.4 试验设计 | 第29-30页 |
2.4.1 试验目的 | 第29-30页 |
2.4.2 试验方案 | 第30页 |
2.5 成桩及试验步骤 | 第30-31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31-33页 |
第三章 试验结果及分析 | 第33-55页 |
3.1 夯扩体开挖试验 | 第33-44页 |
3.1.1 不同锤型对夯扩体的影响 | 第33-40页 |
3.1.1.1 试验结果 | 第33-36页 |
3.1.1.2 柱锤夯扩机理分析 | 第36-40页 |
3.1.2 不同石子粒径对夯扩体的影响 | 第40-42页 |
3.1.3 不同含水量对夯扩体的影响 | 第42-43页 |
3.1.4 夯扩体直径修正公式 | 第43-44页 |
3.2 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 | 第44-48页 |
3.2.1 柱锤夯实扩底灌注桩静载试验 | 第44-45页 |
3.2.2 等直径混凝土灌注桩静载试验 | 第45-46页 |
3.2.3 试验结果汇总分析 | 第46-47页 |
3.2.4 承载力公式 | 第47-48页 |
3.3 挤密土体的范围及其效果 | 第48-54页 |
3.3.1 轻型圆锥动力触探试验 | 第49-52页 |
3.3.1.1 试验准备 | 第49-50页 |
3.3.1.2 结果及分析 | 第50-52页 |
3.3.2 土工试验 | 第52-54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第四章 ABAQUS有限元数值分析 | 第55-75页 |
4.1 ABAQUS软件介绍 | 第55页 |
4.2 工程桩实例 | 第55-61页 |
4.2.1 工程概况 | 第55-57页 |
4.2.2 静载试验 | 第57-61页 |
4.3 有限元计算模型分析 | 第61-68页 |
4.3.1 模型分析的假定 | 第62页 |
4.3.2 模型建立和参数选取 | 第62-68页 |
4.3.2.1 模型尺寸、单元的选取以及网格的划分 | 第62-64页 |
4.3.2.2 材料的本构模型及参数选择 | 第64-67页 |
4.3.2.3 接触设置 | 第67-68页 |
4.3.2.4 边界条件及荷载施加 | 第68页 |
4.4 ABAQUS数值模型计算结果分析 | 第68-74页 |
4.4.1 基于实际工程的有限元分析 | 第68-71页 |
4.4.1.1 数值模型和工程现场静载试验对比分析 | 第68-69页 |
4.4.1.2 不同荷载作用下桩底土的位移和塑性变形 | 第69-71页 |
4.4.2 单桩竖向承载力影响因素分析 | 第71-74页 |
4.4.2.1 不同夯扩体等代直径的有限元分析 | 第71-73页 |
4.4.2.2 不同桩端复合土体模量的有限元分析 | 第73-74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74-75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5-77页 |
5.1 结论 | 第75-76页 |
5.2 展望 | 第76-77页 |
参考文献 | 第77-81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 第81-83页 |
致谢 | 第8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