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弦逆变电源波形控制的研究
|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10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4页 |
| ·引言 | 第10页 |
| ·逆变电源发展概况 | 第10-11页 |
| ·课题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1-12页 |
| ·课题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 ·课题研究意义 | 第12页 |
| ·本论文的内容安排 | 第12-14页 |
| ·主要研究工作 | 第13页 |
| ·论文结构安排 | 第13-14页 |
| 第二章 系统相关背景知识概述 | 第14-25页 |
| ·逆变技术及基本工作原理 | 第14-15页 |
| ·现代逆变技术的分类 | 第14页 |
| ·逆变电路工作的基本原理 | 第14-15页 |
| ·逆变电源控制方法介绍 | 第15-16页 |
| ·SPWM控制技术及其原理 | 第16-17页 |
| ·逆变电源输出波形优化方法简介 | 第17-20页 |
| ·重复控制与瞬时值反馈控制结合的控制方法 | 第17-18页 |
| ·状态反馈控制和重复控制结合的控制方法 | 第18-20页 |
| ·核心处理器ATmega8 | 第20-22页 |
| ·ATmega8的主要性能特点 | 第20页 |
| ·ATmega8的外部引脚定义 | 第20-22页 |
| ·ICCAVR简介 | 第22-24页 |
| ·本章小结 | 第24-25页 |
| 第三章 总体设计方案 | 第25-28页 |
| ·系统设计目标 | 第25页 |
| ·系统设计原则 | 第25-26页 |
| ·总体结构框架 | 第26-27页 |
| ·本章小结 | 第27-28页 |
| 第四章 正弦逆变电源的硬件电路设计 | 第28-36页 |
| ·系统总体介绍 | 第28页 |
| ·负载电压电流采样模块的电路设计 | 第28-30页 |
| ·负载端电压采样电路的设计 | 第28-30页 |
| ·负载端电流采样电路的设计 | 第30页 |
| ·电源系统的设计 | 第30-31页 |
| ·隔离保护电路的设计 | 第31-32页 |
| ·单片机及其外围电路设计 | 第32-35页 |
| ·串行通信简介 | 第32-34页 |
| ·整体单片机电路模块 | 第34-35页 |
| ·PCB设计与硬件实物图 | 第35页 |
| ·本章小结 | 第35-36页 |
| 第五章 正弦逆变电源的软件设计 | 第36-47页 |
| ·软件设计总体框架 | 第36-38页 |
| ·系统初始化 | 第38-44页 |
| ·USART的初始化 | 第38-39页 |
| ·端口初始化 | 第39页 |
| ·定时器初始化 | 第39-42页 |
| ·ADC初始化 | 第42-44页 |
| ·定时采样 | 第44页 |
| ·采样波形的预处理 | 第44-46页 |
| ·确定波形相位零点及提取半个周期波形的完整数据 | 第45页 |
| ·数据归一化处理 | 第45-46页 |
| ·本章小结 | 第46-47页 |
| 第六章 波形控制算法 | 第47-53页 |
| ·模拟负载输入采样波形 | 第47-48页 |
| ·变异系数提取算法 | 第48-52页 |
| ·平均值算法 | 第48-49页 |
| ·偏差加权均值算法 | 第49-50页 |
| ·均方差算法 | 第50-52页 |
| ·本章小结 | 第52-53页 |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第53-54页 |
| 参考文献 | 第54-57页 |
| 致谢 | 第57页 |